康熙与倉頡
康熙字典網上版

主頁 檢索系統 康熙字典體

同文書局版 武英殿版 渡部氏版

論壇 聯絡 倉頡之友 捐助本站


康熙字典檢索系統
字頭  全文  倉頡  部首 
筆畫  拼音  注音
選項:
完整 簡易
《字頭檢索》支持字或詞檢索。《筆畫檢索》請輸入數字。《全文檢索》至少輸入兩個漢字。
《拼音檢索》請輸入拼音英文字母。《倉頡檢索》請輸入倉頡英文字母,支持*號模糊查尋。

總筆畫檢索

全文版字頭版

01 畫  02 畫  03 畫  04 畫  05 畫  06 畫  07 畫  08 畫  09 畫  10 畫  11 畫  12 畫  13 畫  14 畫  15 畫  16 畫  17 畫  18 畫  19 畫  20 畫  21 畫  22 畫  23 畫  24 畫  25 畫  26 畫  27 畫  28 畫  29 畫  30 畫  31 畫  32 畫  33 畫  34 畫  35 畫  36 畫  37 畫  38 畫  39 畫  40 畫  41 畫  42 畫  44 畫  46 畫  47 畫  48 畫  52 畫  63 畫 
總筆劃:4 畫
  𢖩

   部首:心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diān
   注音:ㄉㄧㄢ
   倉頡:IUI
  统一碼:225A9
   卷別:〈備考 卯集〉
同文書局本:1598頁,第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61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五音篇海  丁兼切。姓也。

《論壇交流》


  

   部首:心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xīn
   注音:ㄒㄧㄣ
   倉頡:P
  统一碼:5FC3
   卷別:〈卯集上〉
同文書局本:37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79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息林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思林切。
  說文  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  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    廣韻  𠀤訓火藏。
 又  荀子·解蔽篇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  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  釋名  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  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  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  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  得氣之本也。
  孔疏  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  情動于中。
  正義曰  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  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  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  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  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  心爲明堂。
 又  禮·明堂位  夏后氏祭心。
  註  氣主盛也。
 又  月令  季夏祭先心。
  註  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  息吝切。
  外紀  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  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  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  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  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  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  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  長箋  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  偏旁作忄。亦作㣺。◎按  字彙    正字通  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論壇交流》


  

   部首:戈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ㄍㄜ
   倉頡:I
  统一碼:6208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11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968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古禾切,音鍋。
  說文  平頭戟也。
  徐鍇曰  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
  禮·曲禮  進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
  正義曰  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  戈柲六尺有六寸。
  又  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註  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
  釋名  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書·牧誓  稱爾戈。
  註  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  典略  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又姓。
  史記  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

《論壇交流》


  古文:㦿、𣥘      简化字:

   部首:戶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ㄏㄨˋ
   倉頡:HS
  统一碼:6236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14頁,第3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98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正韻  侯古切  集韻    韻會  後五切,𠀤音祜。
  說文  護也。
  釋名  所以謹護閉塞也。
  六書精薀  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戶,堂之口曰門。內曰戶,外曰門。一扉曰戶,兩扉曰門。
  易·節卦  不出戶庭。
  詩·豳風  塞向墐戶。
 又民居曰編戶。
  唐六典  戶部掌天下戶口。
 又止也。
  左傳·宣十二年  屈蕩戶之。
  註  止也。
 又  前漢·王嘉傳  坐戶殿門失闌免。
  註  掌守殿門,止不當入者,而失闌入之。
 又  爾雅·釋地  觚竹北戶。
  註  北戶,南方之國。
  疏  卽日南郡也。師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謂北戶以向日者。
 又  禮·月令  蟄蟲咸動,啓戶始出。
  註  戶,猶穴也。
 又飮酒有大小戶。
  吳志  孫皓每饗宴,人以七升爲限,小戶雖不入,𠀤澆灌取盡。
  白居易詩  戶大嫌甜酒。
 又姓。漢有戶尊。
 又與昈通。文采貌。
  揚雄·蜀都賦  戶豹能黃。
 又與濩通。湯樂名。
  揚雄·蜀都賦  戶音六成。
 又翁姑切,音烏。
  淮南子·時則訓  烏孫國,作戶孫。

《論壇交流》


  古文:𠂿      

   部首: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shǒu
   注音:ㄕㄡˇ
   倉頡:Q
  统一碼:624B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16頁,第28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99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書九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  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  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  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  艮爲手。
  疏  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  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  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  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  司馬相如·上林賦  手熊羆。
  註  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  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  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  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  說文  拳也。
  正字通  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論壇交流》


  

   部首: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cái , zāi
   注音:ㄘㄞˊ , ㄗㄞ
   倉頡:DH
  统一碼:624D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16頁,第30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996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昨哉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牆來切,𠀤音裁。
  說文  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
  徐曰  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
  六書正譌  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又天地人爲三才。
  易·繫辭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
  禮·文王世子  必取賢斂才焉。
  論語  才難,不其然乎。
  前漢·武帝紀  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
  唐書·百官志  擇人以四才。
  邵堯夫曰  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又質也,力也。
  詩·魯頌  思無期,思馬斯才。
  傳  多材也。
  孟子  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近思錄  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又姓。明尙書才寬。
 又  集韻  通作材。
  說文  材,水挺也。从木,才聲。
  徐曰  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又  正韻  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
  晉書·謝混傳  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又與裁通。
  戰國策  惟王才之。
 又與財通。
  前漢·揚雄傳  財足以奉宗廟。
 又  集韻  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
  爾雅·釋詁疏  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又作代切,音再。義同。
 又叶卽由切,音遒。
  焦氏·易林  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論壇交流》


  古文:𠦙、𢺶      

   部首:支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zhī , zhì ,
   注音: , ㄓˋ , ㄑㄧˊ
   倉頡:JE
  统一碼:652F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6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3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章移切  正韻  旨而切,𠀤音巵。
  說文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註  徐鍇曰:竹葉下垂也。
  增韻  俗作攴,非。
 又  韻會  庶也。
  詩·大雅  本支百世。
  傳  支,支子也。
  儀禮·士昏禮  支子則稱其宗。
  註  支子,庶昆弟也。
 又  廣韻  持也。
  左傳·定元年  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又  周語  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日支。
  註  支,拄也。
 又  廣韻  度也。
  晉書·職官志  有度支尚書。
 又  韻府  支,券也。
  魏書·盧仝傳  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
  韓愈·寄崔立之詩  當如合分支。
  註  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又  大戴禮  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
  註  支,猶計也。
 又  玉篇  支離自異。
  類篇  一曰分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支離分赴。
  註  支離,分散也。
 又  玉篇  載充也。
 又  韻會  十二支,辰名。
  史記·天官書註  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又  後漢·王符傳  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
  註  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又國名。
  書·禹貢  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
  註  馬云:析支在河關西。
  前漢·平帝紀  黃支國獻犀牛。
  註  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
 又  西域傳  條支國臨西海。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  出隴西,過焉支山。
  註  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
  後漢·和帝紀  舊南海獻荔支。
 又姓。
  莊子·列禦𡨥  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
  何氏姓苑  支氏,琅邪人。
  後趙錄  司空支雄。
 又與胑肢通。
  易·坤卦  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疏  四支,猶人手足。
 又與枝通。
  詩·衞風  芄蘭之支。
  前漢·揚雄傳  支葉扶疎。
 又與梔通。
  前漢·司馬相如傳  鮮支黃礫。
  註  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又  集韻  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
  齊語  刜令支。
  註  今爲縣在遼西。
 又  集韻  支義切,音寘。
  揚子·方言  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考證:〔  左傳  天之所支,不可壞也。〕 謹照原文改爲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論壇交流》


  

   部首: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ㄆㄨ
   倉頡:YE
  统一碼:6534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68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3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𠀤普木切,音撲。
  說文  小擊也。
 又  廣韻    集韻  𠀤匹角切,音璞。本作𢻭。楚也。
  五經文字  石經作攵。
  集韻  或作撲扑。

《論壇交流》


  

   部首: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ㄆㄨ
   倉頡:OK
  统一碼:6535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68頁,第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36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凡从攴者,作攵同。
  正字通  九經字樣作攴,今依石經作攵,與文別。
  郭忠恕·佩觿集  用攵代攴,將无混旡,若斯之流,便成兩失。

《論壇交流》


  

   部首:文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wén
   注音:ㄨㄣˊ
   倉頡:YK
  统一碼:6587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7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7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無分切,音紋。
  說文  錯畫也。
  玉篇  文章也。
  釋名  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
  易·繫辭  物相雜,故曰文。
  周禮·天官·典絲  供其絲纊組文之物。
  註  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
  禮·樂記  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  尚書序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疏  文,文字也。
  說文  序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
  古今通論  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  易·乾卦文言疏  文謂文飾。
 又  易·坤卦  文在中也。
  疏  通達文理。
  史記·禮書  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  書·堯典  欽明文思安安。
  疏  發舉則有文謀。
 又  禮·禮器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樂書  禮自外作,故文。
  註  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  禮·樂記  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
  註  文,猶美也,善也。
 又  左傳·僖二十三年  吾不如衰之文也。
  註  有文辭也。
 又  前漢·酷吏傳  司馬安之文法。
  註  以文法傷害人也。
  又  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
  註  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
  前漢·循吏傳  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  史記·諡法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
  山海經  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  集韻  文運切,音問。
  論語  小人之過也,必文。
  朱傳  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
  禮·玉藻  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又  韻補  叶微勻切。
  崔駰·達旨  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
  張衡·西京賦  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又叶無沿切。
  蔡洪棊賦  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論壇交流》


  古文:𣂑      

   部首:斗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dǒu , zhǔ , dòu
   注音:ㄉㄡˇ , ㄓㄨˇ , ㄉㄡˋ
   倉頡:YJ
  统一碼:6597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77頁,第2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8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當口切,音陡。
  說文  大升也。
  羣經音辨  升十之也。
  史記·李斯傳  平斗斛度量。
  前漢·律歷志  斗者,聚升之量也。
 又宿名。
  春秋·運斗樞  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
  易·豐卦  日中見斗。
  疏  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
  詩·小雅  維北有斗。
  疏  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
  史記·天官書  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
  又  衡殷南斗。
  註  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又酒器。
  詩·大雅  酌以大斗。
  疏  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
  史記·滑稽傳  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又吳中市魚亦以斗計。
  松陵倡和詩  一斗霜鱗換濁醪。
 又  前漢·王莽傳  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又  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  染革藍蒨象斗之屬。
  疏  象斗,染黑。
 又  尚書序  皆科斗文字。
  疏  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又  史記·封禪書  成山斗入海。
  註  謂斗絕曲入海也。
 又  韓愈·答張十一詩  斗覺霜毛一半加。
 又  集韻    正韻  𠀤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
  周禮·春官·鬯人  大喪之大渳設斗。
  註  所以沃尸也。
  釋文  斗依注,音主。

考證:〔  周禮·地官·司徒掌染革註  染革藍蒨象斗之屬。〕 謹照原文司徒改爲序官。兩革字均改爲草字。

《論壇交流》


  𣁬

   部首:斗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倉頡:SJ
  统一碼:2306C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78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81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篇海  斗本字。註詳上。

《論壇交流》


  

   部首:斤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jīn
   注音:ㄐㄧㄣ
   倉頡:HML
  统一碼:65A4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79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8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舉欣切,音筋。
  說文  斫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  宋之斤。
  正字通  以鐵爲之,曲木爲柄,剞劂之總稱。
  集韻  或作釿。
 又  集韻  一曰權輕重之器。
  前漢·律歷志  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隂陽變動之象,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乗四方之象也。
  小爾雅  二鍰四兩謂之斤。
  註  六兩爲鍰。
 又姓。
  廣韻  斤氏,後改爲艾氏。奇斤氏,後改爲奇氏。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居焮切,音靳。
  爾雅·釋訓  明明斤斤,察也。
  詩·周頌  斤斤其明。
  傳  斤斤,明察也。
 又  集韻  許斤切,音欣。斤斤,仁也。

《論壇交流》


  𣂑

   部首:斤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倉頡:HJ
  统一碼:23091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79頁,第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8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字彙補  古文斗字。註詳部首。

《論壇交流》


  古文:𤙗      

   部首: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fāng , fáng , fǎng , páng , wǎng , fēng
   注音:ㄈㄤ , ㄈㄤˊ , ㄈㄤˇ , ㄆㄤˊ , ㄨㄤˇ , ㄈㄥ
   倉頡:YHS
  统一碼:65B9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81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29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府良切  集韻    韻會  分房切,𠀤音芳。
  說文  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
  詩·周南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傳  方,泭也。
  釋文  小筏曰泭。
  爾雅·釋水  大夫方舟。
  註  倂兩船。
  史記·酈食其傳  方船而下。
  註  謂𠀤船也。
 又  易·坤卦  六二直方大。
  註  地體安靜,是其方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  圜者中規,方者中矩。
  淮南子·天文訓  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  易·觀卦  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
  疏  省視萬方。
  詩·大雅  監觀四方。
  周禮·天官·冢宰  辨方正位。
  註  別四方。
  釋文  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
  禮·內則  敎之數與方名。
  註  方名,如東西也。
 又  易·未濟  君子以愼辨物居方。
  疏  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
  詩·大雅  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箋  方,猶嚮也。
  疏  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
  易·恆卦  君子以立不易方。
  註  方,猶道也。
  禮·樂記  樂行而民鄕方。
  註  方,猶道也。
 又  易·復卦  后不省方。
  註  方,猶事。
  疏  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
  易·繫辭  方以類聚。
  疏  方謂法術性行。
  左傳·昭二十九年  官修其方。
  註  方,法術。
 又放也。
  書·堯典  方命圯族。
  釋文  方,放也。
 又有之也。
  詩·召南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傳  方,有之也。
 又今也。
  詩·秦風  方何爲期。
  箋  方今以何時爲還期。
  莊子·天地篇  方且本身而異形。
  註  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
  詩·小雅  旣方旣皁。
  箋  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
  儀禮·鄕射禮  不方足。
  註  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
  儀禮·大射禮  左右曰方。
  註  方,旁出也。
 又板也。
  儀禮·聘禮  不及百名,書於方。
  註  方,板也。
  禮·中庸  布在方策。
  註  方,板也。策,𥳑也。
 又常也。
  禮·檀弓  左右就養無方。
  註  方,猶常也。
 又文也。
  禮·樂記  變成方謂之音。
  註  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
  左傳·隱三年  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又  閔二年  授方任能。
  註  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
  論語  子貢方人。
  何晏註  比方人也。
 又  博雅  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
  詩·小雅  以社以方。
  傳  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
  詩·小雅  侵鎬及方。
  註  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
  詩·小雅  方叔涖止。
  傳  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馬  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
  前漢·朱雲傳註  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
  史記·扁鵲傳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前漢·郊祀志  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
  註  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  廣韻    集韻  𠀤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
  前漢·高帝紀  沛公攻胡陵方與。
  註  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  集韻  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
  前漢·揚雄傳  方皇於西淸。
  註  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
  周禮·夏官·方相氏  敺方良。
  註  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
  張衡·東京賦  腦方良。
  註  方良,草澤之神也。○按  說文  作蝄蜽。
 又  集韻  甫兩切,音倣。效也。
 又  韻補  叶膚容切  道藏·左夫人歌  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論壇交流》


  古文:𠑶      

   部首:无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
   注音:ㄇㄛˊ , ㄨˊ
   倉頡:MKU
  统一碼:65E0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85頁,第2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1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武夫切,音巫。
  說文  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  无咎。
  釋文  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  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  廣韻  莫胡切,音模。南无,出  釋典  。

(無)〔古文〕𣟒𣚨𠘩  唐韻  武扶切  廣韻  武夫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  亡也。  玉篇  不有也。  書·舜典  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  益稷  懋遷有無化居。
 又  爾雅·釋詁  虛無之閒也。  註  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  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
 又  禮·三年問  無易之道也。  註  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  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  漢無且明,無能。
 又  廣韻  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  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  說文奇字  作无。  玉篇  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  集韻  或作亡。  詩·衞風  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  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  飢者毛食。  註  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  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  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  集韻  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  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論壇交流》


  古文:𠘸      

   部首:无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ㄐㄧˋ
   倉頡:MVKU
  统一碼:65E1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85頁,第2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16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居豙切  集韻  居氣切,𠀤音寄。
  說文  作㒫,飮食氣逆不得息曰㒫,从反①。
  註  今隷變作旡。①原字从彡下儿作。

《論壇交流》


  古文:𡆸      

   部首:日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ㄖˋ
   倉頡:A
  统一碼:65E5
   卷別:〈辰集上〉
同文書局本:489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3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正韻  人質切  集韻    韻會  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  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  君象也。
  釋名  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  與日月合其明。
 又  繫辭  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  說卦  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  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  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  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  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  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  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  書·舜典  協時月正日。
  傳  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  洪範  五紀,三曰日。
  傳  紀一日。
  疏  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  禮·曲禮  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  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  郊特牲  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  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  左傳·文七年  日衞不睦。
  註  日,往日也。
 又  左傳·桓十七年  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  皆典歷數者。
 又  史記·日者傳註  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  集韻  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  韻補  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  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  唐武后作𡆠。

《論壇交流》


  

   部首:曰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yuē
   注音:ㄩㄝ
   倉頡:A
  统一碼:66F0
   卷別:〈辰集上〉
同文書局本:50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9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王伐切,音越。
  說文  詞也。从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
  註  徐鍇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
  玉篇  語端也。
  廣韻  於也,之也。
  增韻  謂也,稱也。
  書·堯典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按  古文尙書  曰若作粵若,曰放勳作曰,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訓爲詞者則如字耳。

《論壇交流》


  

   部首:月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ㄖㄨˋ
   倉頡:B
  统一碼:6708
   卷別:〈辰集上〉
同文書局本:504頁,第1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40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  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  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  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  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  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  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  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  書·堯典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  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  洪範  二曰月。
  傳  所以紀一月。
  疏  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  月以爲量。
  註  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  遂臻小月氏。
 又  韻補  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  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  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  唐武后作囝。

  正字通  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論壇交流》


  

   部首:木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ㄇㄨˋ
   倉頡:D
  统一碼:6728
   卷別:〈辰集中〉
同文書局本:509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43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莫卜切,音沐。
  說文  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徐鍇曰  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  木之爲言觸也。
  玉篇  燧人氏鑽出火也。
  書·洪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說卦傳  𢁉爲木。
  疏  木可以揉曲直,卽𢁉順之謂也。
  禮·月令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  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禮·春官·太師  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  木,柷敔也。
 又質樸。
  論語  剛毅木訥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漢·周勃傳  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爾雅·釋天  析木謂之津。
 又姓。
  統譜  漢木仁,晉木華。
 又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又複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馬融·廣成頌  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韻會  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論壇交流》


  𣎳

   部首:木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pìn
   注音:ㄆㄧㄣˋ
   倉頡:JC
  统一碼:233B3
   卷別:〈辰集中〉
同文書局本:509頁,第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43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撫刃切  集韻  匹刃切,𠀤音汖。
  說文  分枲莖皮也。从屮八,象枲之莖皮也。
  玉篇  𣎵,今作𣎳。
  廣韻  麻片也。○按  說文  𣎳自爲部,今倂入。

《論壇交流》


  𣎴

   部首:木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è , ài , dǔn
   注音:ㄜˋ , ㄞˋ , ㄉㄨㄣˇ
   倉頡:MF
  统一碼:233B4
   卷別:〈辰集中〉
同文書局本:509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437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五葛切  集韻    韻會  牙葛切,𠀤岸入聲。
  說文  古文𣡌。从木無頭。
  玉篇  𣡌、𣎴、𣖂、枿𠀤同櫱。
  吳棫·韻補  𣎴,木餘也。
 又  集韻  牛代切,音礙。木曲頭不出也。

《論壇交流》


  古文:𣣓      

   部首:欠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qiàn
   注音:ㄑㄧㄢˋ
   倉頡:NO
  统一碼:6B20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6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0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去劒切,謙去聲。
  說文  作欠,張口气悟也。象氣从儿上出形。
  徐曰  人欠去也,悟解也。氣壅滯,欠去而解也。
  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  噫欠爲飄風。
 又欠伸,疲乏之貌。人氣乏則欠,體疲則伸。
  禮·曲禮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侍坐者請出。亦作欠申。
  前漢·翼奉傳  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又不足也。
  韓愈·贈張籍詩  今者誠自幸,所懷無一欠。
 又水名,在汝南。
  水經注  沙水東分爲二水,一水東注,卽注水也。俗謂之欠水。欠字作彡下儿。

考證:〔  前漢·翼奉傳  體病則欠伸動於貌。〕 謹照原文伸改申。

《論壇交流》


  

   部首:止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zhǐ
   注音:ㄓˇ
   倉頡:YLM
  统一碼:6B62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3頁,第2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4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諸市切,音芷。
  說文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
  徐曰  初生根幹也。
 又  廣韻  停也,足也。
  易·艮卦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老子·道德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
  禮·玉藻  口容止。
  註  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  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
  論語  止吾止也。
  史記·酷吏傳  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
  詩·大雅  乃慰乃止。
 又  商頌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
  書·益稷  安汝止。
  孔傳  言當先安好惡所止。  正義  曰:止謂心之所止。  大學  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
  論語  止子路宿。
  孟子  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又凡戰而被獲曰止。
  左傳·隱十一年  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
  杜註  內諱獲,故言止。
 又  僖十五年  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
  詩·鄘風  人而無止。
  箋  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
  孝經·聖治章  容止可觀。
 又舉止。
  齊書·張欣泰傳  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
  外史檮杌  鄭奕敎子  文選  。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
  爾雅·釋樂  所以鼓柷謂之止。
  註  止者,其椎名也。
  書·益稷  合止柷敔。
  鄭註  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
  詩·小雅  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
  班固·幽通賦  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
  註  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
  詩·周頌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
  春秋·僖五年  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
  儀禮·士昏禮  皆有枕北止。
  鄭註  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山海經  韓流麟身,渠股豚止。
  郭註  止,足也。
  前漢·郊祀歌  獲白麟,爰五止。
  師古註  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論壇交流》


  𣥂

   部首:止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注音:ㄊㄚˋ
   倉頡:LHH
  统一碼:23942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4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𠀤他達切,音撻。
  說文  蹈也。从反止。轉注。本作𣥂。
與少別。
  佩觿集  少,申兆翻,不多也。𣥂,他末翻,蹈也。步字从此。
  集韻  作𡳿。𡳿原从反止,類似𣥄从反正。

《論壇交流》


  古文:𡰮。同𣦵,俗省。本作𣦵,隷作歺。      

   部首: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è , dǎi , dāi
   注音:ㄜˋ , ㄉㄞˇ , ㄉㄞ
   倉頡:MNI
  统一碼:6B79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8頁,第1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6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俗書正誤  歹,音遏。
  長箋  今誤讀等在切,爲好字之反。𣦵字原从卜从冂作。

《論壇交流》


  𣦵

   部首: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è , zhēn
   注音:ㄜˋ , ㄓㄣ
   倉頡:YBM
  统一碼:239B5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8頁,第1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66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五割切  集韻  牙葛切,𠀤音枿。
  說文  𠛱,骨之殘也。从半冎,凡歺之屬皆从歺。讀若櫱岸之櫱。
  徐鍇曰  冎剔肉置骨也。歺,殘骨也。故从半冎。
  徐鉉曰  義不應有中一。秦刻石文有之。
 又  集韻  才達切,音𡾃。朽骨餘。
 又居陵切,音兢。義同。
  集韻  作歺。𡰤,古文歺。

《論壇交流》


  

   部首: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è
   注音:ㄜˋ
   倉頡:YNI
  统一碼:6B7A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8頁,第18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66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同𣦵。𡰤,古文歺。

《論壇交流》


  𣦶

   部首: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dǎi
   注音:ㄉㄞˇ
   倉頡:MVN
  统一碼:239B6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78頁,第1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66頁,第5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字彙  多改切,戴上聲。好之反也。
  集要  悖德逆行曰𣦶。俗作歹,誤。
 又  田汝成·炎徼紀聞  南蠻稱人曰𣦶,自稱亦曰𣦶,猶晉之言咱,楚之言儂也。

《論壇交流》


  古文:      

   部首:殳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shū
   注音:ㄕㄨ
   倉頡:HNE
  统一碼:6BB3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84頁,第1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79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市朱切  集韻    韻會  慵朱切  正韻  尚朱切,𠀤音殊。
  說文  以杸殊人也。
 又兵器。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  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釋名  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正義曰:  考工記  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
  詩·衞風  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又戟柄之別名。
  揚子·方言  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又書法名。
  前漢·藝文志  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
  歐陽詢·書法  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說文序  七曰殳書。
  徐鍇註  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又姓。
 又打穀之架曰攝殳。
  揚子·方言  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
  註  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
从𠘧。𠘧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
 又與𠬛別。
  佩觽集  殳,示朱翻,戈殳也。𠬛,莫勿翻,沈也。

考證:〔  釋名  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軍上。〕 謹照原文軍上改車上。

《論壇交流》


  

   部首: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 móu
   注音:ㄨˊ , ㄇㄡˊ
   倉頡:WJH
  统一碼:6BCB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88頁,第2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1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武扶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微夫切,𠀤音無。
  說文  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
  禮·曲禮  毋不敬。
  註  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又  儀禮·士相見禮  毋上于面,毋下于帶。
  鄭註  古文毋爲無。
  賈公彥疏  今不从者。  說文  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韓詩外傳  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又姓。
  廣韻  毋丘或爲毋氏。
 又漢複姓,八氏。  漢書·貨殖傳  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  風俗通  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  何氏姓苑  云有毋終氏,  左傳  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  漢書  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又甯毋,地名。
  穀梁傳  作寧毋。毋音無。
 又茂后反。
  公羊傳  音同。
 又  集韻    韻會  𠀤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
  禮·郊特牲  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又  集韻  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
與父母之母不同。

考證:〔  漢書·食貨傳  〕 謹照原書食貨傳改貨殖傳。

《論壇交流》


  

   部首: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guàn
   注音:ㄍㄨㄢˋ
   倉頡:WJ
  统一碼:6BCC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88頁,第2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13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𠀤古丸切,音冠。
  說文  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
 又  廣韻    集韻  𠀤古玩切,音貫。義同。通作貫。
 又毌丘,地名。
  史記·田完世家  宣公伐衞,取毌丘。
  註  索隱曰:毌,音貫。毌丘,古國名。衞之邑。今作毌者,字殘缺耳。正義曰:  括地志  云:故貫城卽古貫國,今名濛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
 又  字彙補  按  古音畧  貫高之貫音冠,本毌丘,複姓,後去丘爲毌氏。
 又作貫氏。魏有毌丘儉,今多呼爲父母之母,非也。據此,則毌丘氏當从沽歡切之毌字,不當从微夫切之毋字矣。其誤已久,不可不辨。
與毋、母俱別。

《論壇交流》


  

   部首: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 , ,
   注音:ㄇㄨˇ , ㄇㄨˊ , ㄨˇ , ㄨˊ
   倉頡:WYI
  统一碼:6BCD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88頁,第2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13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廣韻    正韻  莫厚切  集韻    韻會  莫後切,𠀤音某。
  廣雅  母,牧也。言育養子也。
  釋名  冒也,含已生也。
  增韻  慕也。嬰兒所慕也。
  說文  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形。
  蒼頡篇  其中有兩點,象人乳形。豎通者卽爲毋。
  詩·小雅  母兮鞠我。
 又天地爲大父母。
  書·泰誓  惟天地萬物父母。
  易·說卦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蔡邕·獨斷  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又  老子·道德經  有名萬物之母。
 又日爲陽德之精,故稱日母。
  枚乗·七發  流攬無窮。歸神日母。
 又元氣之本曰氣母。
  莊子·大宗師篇  伏羲得之,以襲氣母。
 又父母,尊親之詞。
  詩·小雅  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禮·表記  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
 又  揚子·方言  南楚𤄗洭之閒,母謂之媓。
  淮南子·說山訓  西家子謂其母曰社。
  說文  蜀人謂母曰姐,齊人謂母曰嬭,又曰㜷,吳人曰媒。
  眞臘風土記  呼父爲巴駞,呼母爲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變。
 又乳母亦曰母。
  越語  生三人,公與之母。
 又禽獸之牝皆曰母。
  孟子  五母雞,二母彘。
  前漢·昭帝紀  罷天下亭母馬。
  張華·禽經  鷇將生,子呼母應。雛旣生,母呼子應。
  蘇軾·仇池筆記  眉州縣有一小佛屋,俗謂之猪母佛。
 又十母,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  史記·律書  。
 又西王母,神名。見  山海經  。  大戴禮  云:舜時,西王母獻白玉琯。
 又寶母,所以集寶者。
  祥異記  魏生常得一美石,後有胡人見之,曰:此寶母。每月望,設壇海邊上,可以集珠寶。
 又嶺南有瘴母。
  鄭熊·番禺雜記  五羊嶺表見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又鬼母,神名。
  括異記  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
 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
  詩·鄭風·盧重環·毛傳  重環,子母環也。
  疏  謂大環貫一小環。
 又錢有子母錢。
  周語註  重曰母,輕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
 又牛有子母牛。
  易·說卦  坤爲子母牛。正義曰:取其多蕃畜而順。
 又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見  任昉·述異記  。
 又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見  齊民要術  。
 又甯母,地名。
  春秋·僖七年  公會齊侯,盟于甯母。
  後漢·郡國志  山陽郡方與縣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又慈母、雨母,皆山名。
  丹陽記  江寜縣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簫管竹。
  荆州記  湘東有雨母山。
 又雲母,扇名。
 又屛名。
  西京雜記  昭陽殿有雲母扇、雲母屛風。
 又雲母竹,竹之大者。見  郭義恭·廣志  。
 又  贊寜·筍譜  有雲母筍。
 又益母、貝母、知母,俱藥草名。蟁母、鴾母,俱鳥名。喜母,蟲名。俱見  爾雅·註疏  。
 又酒滓謂之酪母,見  本草  。
 又胡母,複姓。
  後漢·獻帝紀  有胡母班。  風俗通  云: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鄕。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又  集韻  蒙晡切  正韻  莫胡切,𠀤音模。熬餌也。
  禮·內則  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
  鄭註  母,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又叶母婢切。音敉。
  詩·鄭風  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
  魯頌  魯侯燕喜,令妻壽母。
  蔡邕·崔夫人誄  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勞謙紡繢,仲尼是紀。

《論壇交流》


  古文:夶、𣬅      

   部首:比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 , ,
   注音:ㄅㄧˇ , ㄅㄧˋ , ㄆㄧˊ , ㄆㄧˇ
   倉頡:PP
  统一碼:6BD4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90頁,第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2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𤰞履切  集韻    韻會  補履切  正韻  補委切,𠀤音匕。校也,𠀤也。
  周禮·天官  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
  註  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
  儀禮·大射儀  遂比三耦。
  註  比,校也。
  齊語  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
  禮·學記  比物醜類。
  疏  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
  韓詩外傳  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  詩  有比體。
  毛詩序  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
  禮·王制  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鄭註  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
  後漢·陳忠傳  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𠛬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爲决事比。
  註  比,例也。
 又綴輯書史曰比。
  前漢·儒林傳  公孫弘比輯其義。
  唐藝文志  𤣥宗命馬懷素爲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諡法之一。
  左傳·昭二十八年  擇善而從之曰比。
  詩·大雅  王此大邦,克順克比。
  註  比,必里反。正義引服䖍云: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
 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卽今𠛬部。
  正韻  音皮,誤。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  南陽郡有比陽縣。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又  集韻    正韻  𠀤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
  周禮·春官  大胥比樂官。
  註  錄具樂官也。與庀通。
 又  廣韻    韻會  毗至切  集韻  毗義切  正韻  毗意切,𠀤音避。
  爾雅·釋詁  比,俌也。
  郭註  俌,猶輔。
  易·比卦·彖辭  比,輔也,下順從也。
  卜氏傳  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
  周禮·夏官  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
  註  比,猶親也。
 又和也。
  周禮·春官  𥰫人辨九𥰫之名,六曰巫比。
  註  巫讀爲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
 又近鄰之稱。
  周禮·地官  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
  周禮·地官  小司徒掌九比之數,乃頒比法於六鄕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
  又  鄕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
  疏  三年一閏,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
  詩·大雅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註  比于,至于也。
  前漢·高帝紀  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
  禮·王制  比年一小聘。
  漢志  比年,猶頻年也。
 又比比,猶言頻頻。
  前漢·成帝紀  郡國比比地動。
 又𠀤也。
  書·牧誓  比爾干。
  正義  楯則𠀤以扞敵,故言比。
  史記·蘇秦傳  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
  詩·小雅  比物四驪。
  註  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
  書·洪範  人無有比德。
  正義  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衆民盡得中也。
  論語  君子周而不比。
  鄭註  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又從也。
  論語  義之與比。
  朱註  比,從也。
  晉語  事君者比而不黨。
  註  比謂比義。
 又合也。
  禮·射儀  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註  比,親合也。
  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  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師古註  訓合。
 又密也。
  詩·周頌  其比如櫛。
 又比余,櫛髮具。
  史記·匈奴傳  漢文帝遺單于比余。
  漢書  作比疎。
  廣雅  比,櫛也。
  蒼頡篇  靡者爲比,麤者爲疏。今亦謂之梳。
  顏師古·急就篇註  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
  周禮·考工記  矢人爲矢,夾其隂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其羽。
  鄭司農註  比,謂括也。
 又  揚子·方言  比。代也。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義同。
 又  正韻  兵媚切,音祕。先也。
  禮·祭義  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
  鄭註  比時,猶先時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又  廣韻  房脂切  集韻    韻會  頻脂切  正韻  蒲麋切,𠀤音毗。和也。一曰次也,𠀤也。比鄰,猶𠀤鄰。
  杜甫詩  不敎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  大蒐于比蒲。
 又臯比,虎皮也。
  左傳·莊十年  蒙臯比而先犯之,後人以爲講席。
  戴叔倫詩  臯比喜接連。
  朱子·張載銘  勇撤臯比。
 又師比,胡革帶鉤也。
  戰國策  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又  唐韻  毗必切  集韻    韻會  簿必切  正韻  簿密切,𠀤音邲。比次也。
  增韻  比比,猶總總也。
  張九齡荔枝賦  皮龍鱗而騈比。
  顧况·持斧章  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
 又  莊子·齊物論  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
  說文  二人爲从,反从爲比。

考證:〔  左傳·莊十年  蒙臯皮而先犯之。〕 謹照原文臯皮改臯比。

《論壇交流》


  

   部首:毛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máo , mào
   注音:ㄇㄠˊ , ㄇㄠˋ
   倉頡:HQU
  统一碼:6BDB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91頁,第2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28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莫袍切  集韻    韻會  謨袍切,𠀤音旄。
  說文  眉髮之屬,及獸毛也。
  釋名  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別形貌,自覆冒也。
  詩·小雅  不屬于毛。
  註  毛者,體骨之餘氣末屬也。
  周禮·秋官    司儀  王燕,則諸侯毛。
  鄭註  謂以須髮坐也。
  齊語  班序顚毛,以爲民紀。
  註  顚,頂也。毛,髮也。次列頂髮之白黑,使長幼有等。
 又髮班白曰二毛。
  禮·檀弓  古之征伐者,不獲二毛。
 又獸爲毛蟲。
  周禮·地官  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
  註  毛物,貂、狐、貒、貉之屬,縟毛者也。
  禮·月令  孟秋之月,其蟲毛。
 又  樂記  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正義曰  羽,鳥也。毛,獸也。
 又犧牲純色曰毛。
  史記·三王世家  魯有白牡、騂剛之牲,羣公不毛。
  註  何休曰:不毛,不純毛也。
 又草也。
  左傳·隱三年  㵎溪沼沚之毛。
 又  昭七年  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又桑麻五穀之屬皆曰毛。
  周禮·地官·載師  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註  鄭司農云:謂不種桑麻也。
  公羊傳·宣十二年  錫之不毛之地。
  註  不毛者,磽确不生五穀。
 又  崔豹·古今注  地以名山爲輔,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草木爲之毛。
 又去毛曰毛。
  詩·魯頌  毛炰胾羹。
  註  毛炰,爛去其毛而炰之。
 又柔毛,羊也。
  禮·曲禮  羊曰柔毛。
 又莎草曰地毛。見  廣雅  。
 又扻毛,鹽草也。見  雷斆·炮炙序  。
 又  高麗方言  謂苧曰毛,苧布曰毛施背,見  雞林類事  。
 又閩南人謂毛曰膜。見  井觀瑣言  。
 又梵言欽跋羅,此云毛。顩缽羅,  西域記  云織細羊毛。褐賴縭,  西域記  云織野獸毛。
 又國名。
 又姓。
  左傳·僖二十四年  魯衞毛耼,文之昭也。
  廣韻  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漢毛亨治  詩  ,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時稱亨爲大毛公,萇爲小毛公。
 又竹名。
  顧愷之·竹譜  南嶺有毛竹。
  劉美之·續竹譜  毛竹,生武夷山。
  李商隱詩  武夷洞裏毛生竹。
 又與髦通。
  儀禮·士喪禮  馬不齊髦。
  註  今文髦爲毛。
亦作㲝。
  周禮·天官·司裘註  中秋鳥獸㲝毨。
亦作旄。
  史記·夏本紀  羽旄齒革。
 又  集韻  莫報切,音帽。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作㧌。通作芼。
 又蒙晡切,音模。
  佩觿集  河朔謂無曰毛。
  後漢·馮衍傳  饑者毛食。
  註  太子賢曰:案  衍集  作無,今俗語猶然者,豈古語亦通乎。當讀如模。
  集韻  又作𦒷。

考證:〔  史記·夏本紀  羽𣬵齒革。〕 謹照原文𣬵改旄。

《論壇交流》


  𣬛

   部首:毛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sān , shān
   注音:ㄙㄢ , ㄕㄢ
   倉頡:QP
  统一碼:23B1B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9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29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字彙  蘇甘切,音三。
  海篇  𣬛郞,𥓓名。𣬛郞神,本三郞神也。蠻人呼參爲𣬛,轉聲爲三。
 又𣬛陽鎭,在沂州費縣。
 又村名。行唐西有𣬛趙村。

《論壇交流》


  

   部首:氏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shì , zhī , jīng
   注音:ㄕˋ , , ㄐㄧㄥ
   倉頡:HVP
  统一碼:6C0F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97頁,第18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5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承旨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上紙切,𠀤音是。氏族也。
  白虎通  有氏者何,貴功德,下伎力,所以勉人爲善也。
  左傳·隱八年  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疏  釋例曰: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爲族。
  趙彥衞·雲麓漫抄  姓、氏後世不復別,但曰姓某氏,雖史筆亦然。按姓者,所以統系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所自出。如周姓姬氏,所以別子孫,如魯衞毛耼邘晉應韓之分,若夫  易  云:黃帝堯舜氏作。堯舜雖非姓氏,旣是天子當一代,稱曰堯舜氏,義亦通。此又不拘姓氏之例。
  柳芳·論氏族  氏於國則齊魯秦吳,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門北郭,氏於志則三馬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
 又古者貴有氏,賤無氏,故其詛辭有曰:墜命亡氏,言奪爵失國也。詛辭見  左傳·襄十一年  。
 又婦人例稱氏。
  儀禮·士昏禮  祝告婦之姓,曰某氏來歸。
 又樂氏,津名,在鄭。
  左傳·襄二十六年  涉於樂氏。
 又元氏、猗氏、盧氏、尉氏,皆縣名。
  廣輿記  元氏屬常山,今屬眞定府。猗氏屬河東,今屬平陽府。盧氏本漢縣,今屬河南府。尉氏本秦縣,今屬眞定府。
  師古·漢書註  凡地名稱某氏者,皆謂因之而立名。如尉氏、左氏、緱氏、禺氏之類。
 又以氏名其物。
  大戴記  蘭氏之根,櫰氏之苞。
 又姓。
  吳志  有氏儀,後改姓是。
 又猛氏,獸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  鋋猛氏。
  郭璞曰  今蜀中有獸,狀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又  說文  巴蜀山名岸脅之旁著欲落墮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  揚雄·解嘲  響若氏隤。○按今  揚雄傳  作𨸝。
  玉篇  亦云:巴蜀謂山岸欲墮曰氏,崩聲也。承紙切。
 又  元包經  剝屵氏。傳曰:山崩於地也。註:屵音蔡,氏音支。與  說文    玉篇  義同而音異。
 又  集韻  掌是切,音紙。姓也。義同𣱄。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章移切  正韻  旨而切,𠀤音支。月氏,西域國名,在大宛西。
  史記·大宛傳  有大月氏,小月氏。亦作月支。
 又閼氏,單于后名。
  史記·韓王信傳  上乃使人厚遺閼氏。
  註  閼音燕,氏音支。
 又烏氏,縣名。
  史記·酈商傳  破雍將軍烏氏。
  註  烏音於然反,氏音支,縣名。屬安定。
  前漢·地理志  作閼氏。
 又  史記·貨殖傳  烏氏倮。
  註  韋昭曰:烏氏,縣名,倮,名也。索隱以烏氏爲姓,非是。
 又  廣韻  子盈切  集韻  咨盈切,𠀤音精。狋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  代郡有狋氏縣。
  註  孟康曰:狋音拳,氏音精。
亦作𠂩。
  古今印史  𠂩,承旨切,族下所分也。古者姓統族,族統𠂩。適出繼位之餘,凡側出者皆曰𠂩。故爲文從側出以見意。

考證:〔  趙彥衞·雲麓漫抄  如魯衞毛耼邗晉應韓之分。〕 謹照原文邗改邘。〔  史記·貨殖傳  烏氏倮。〕 謹照原文鳥改烏。

《論壇交流》


  

   部首:气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ㄑㄧˇ
   倉頡:OMN
  统一碼:6C14
   卷別:〈辰集下〉
同文書局本:599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6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去旣切  集韻  丘旣切,𠀤音炁。
  說文  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又與人物也。今作乞。
 又  玉篇  去乙切  廣韻  去訖切  集韻    類篇  欺訖切,𠀤音乞。
  博雅  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
  徐官·古今印史  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又  六書正譌  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  正譌  之說非是。

(氣)〔古文〕𣱛  唐韻  去旣切  集韻    韻會    類篇  丘旣切,𠀤音气。  玉篇  𠋫也,息也。  文子·守弱篇  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  易·乾卦  同氣相求。  繫辭  精氣爲物。  禮·月令  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又  祭義  氣也者,神之盛也。  註  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又天氣曰元氣。  後漢·明帝紀  升靈臺,望元氣。  註  元氣,天氣也。
 又陰陽曰二氣。  太極圖說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又五氣。  史記·五帝紀  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  註  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又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  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又  素問  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又六氣。  左傳·昭元年  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又  莊子·逍遙遊  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  註  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𤣥地黃爲六氣。  王逸·楚辭註    陵陽子明經  春食朝霞,日欲出時黃氣也。秋食淪隂,日沒已後赤黃氣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南方日中氣也。幷天𤣥地黃之氣爲六氣。
 又年有二十四氣。  內經  五日謂之𠋫,三𠋫謂之氣。  書·正義  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又曆家有𠋫氣法。  司馬彪·續漢書  𠋫氣之法,爲室三重,塗亹周密,布緹幔室中,以木爲按,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內端,案歷而𠋫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又有望雲氣法。  周禮·春官  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  註  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  史記·天官書  雲氣有獸居上者勝。  又  日旁雲氣,人主象。  又  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  邵諤·望氣經  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又道家有食氣法。  參同契  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又以鼻觸物亦曰氣。  禮·少儀  執食飮者勿氣。  疏  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又  唐韻    集韻  𠀤許旣切。與餼、䊠𠀤通。  說文  饋客芻米也。引  春秋傳  齊人來氣諸侯。
 又叶去訖切,音乞。  成公綏·嘯賦  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又叶丘謁切,音朅。  嵆康·寒食散賦  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論壇交流》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shuǐ
   注音:ㄕㄨㄟˇ
   倉頡:E
  统一碼:6C34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03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88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正韻  式軌切  集韻    韻會  數軌切,𠀤稅上聲。
  說文  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徐鉉曰  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
  釋名  水,準也,準平物也。
  白虎通  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書·洪範  五行,一曰水。
  又  水曰潤下。
  正義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
  易·乾卦  水流濕。
  說卦  坎爲水。
  管子·水地篇  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  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周禮·天官  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  禮·玉藻  五飮:上水、漿、酒、醴、酏。
  註  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又  禮·曲禮  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
  周禮·秋官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註  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  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又  前漢·律歷志  五聲,羽爲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  前漢·地理志  。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又露爲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  飮是以上池之水。
  註  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  韻補  叶式類切,音墜。
  劉楨·魯都賦  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叶呼委切,音毀。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  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  韻補  音準。引  白虎通  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  周禮·考工記  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論壇交流》


完整 | 簡易   資料數 : 246 頁數: 1/7
下一頁 | 最後頁


歡迎光臨!
  《康熙字典網上版》歡迎您!
  本站推出《康熙字典》已有十餘載,感謝全球各地網友的支持,讓我們仍有動力繼續努力!本站希望可以做到校對最完整的《康熙字典網上版》!
官網:https://KangXiZiDian.com
臉書:https://facebook.com/kangxicj
油管:https://youtube.com/@kangxicj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62131683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歡迎光臨!
  《康熙字典網上版》歡迎您!
  本站推出《康熙字典》已有十餘載,感謝全球各地網友的支持,讓我們仍有動力繼續努力!本站希望可以做到校對最完整的《康熙字典網上版》!
官網:https://KangXiZiDian.com
臉書:https://facebook.com/kangxicj
油管:https://youtube.com/@kangxicj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62131683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康熙字典網上版    2005 - 2024   
馬來西亞    https://www.kangxizidian.com
姐妹站:倉頡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