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𣱱 | |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chá 注音:ㄔㄚˊ
倉頡:HNO
统一碼:23C71
卷別:〈備考 巳集〉
同文書局本:1603頁,第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628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搜眞玉鏡 音查。
《論壇交流》
|
| 火 | 古文:𤆄 |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huǒ , huō 注音:ㄏㄨㄛˇ , ㄏㄨㄛ
倉頡:F
统一碼:706B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6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178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呼果切 韻會 正韻 虎果切,𠀤貨上聲。 說文 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 釋名 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毀也,物入中皆毀壞也。 玉篇 𤆄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 古史考 燧人氏初作火。 書·洪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又星名。 書·堯典 日永星火。 傳 火,蒼龍之中星。 又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又 禮·王制 昆蟲未蟄,不以火田。 前漢·成帝紀 火耕水耨。 又 周禮·夏官·司爟 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 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論語 鑽燧改火。 又盛陽曰炎火。 詩·小雅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傳 炎火,盛陽也。 箋 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 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 疏 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又 春秋·宣十六年 成周宣榭火。 左傳 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又 南史·齊武帝紀 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又 唐書·兵志 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 通典·兵制 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又 司馬法 人人正正,辭辭火火。 註 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 古木蘭詩 出門看火伴。 又人身有火。 本草綱目 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又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 木華·海賦 隂火潛然。 又山名。 山海經 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又 正字通 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又井名。 左思·蜀都賦 火井沈熒於幽泉。 註 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又寒火。 抱朴子·地眞篇 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又火傳。 莊子·養生主 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又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又 爾雅·釋魚 十龜,一曰火龜。 疏 龜生火中者。 又火䑕。 山海經 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 明紀事本末 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 正字通 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又 廣東通志 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又叶虎洧切 詩·豳風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又叶後五切。 韓愈·元和聖德詩 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又叶虎何切。 莊子·外物篇 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 韻會小補 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 集韻 或作灬。
《論壇交流》
|
| 灬 | |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biāo , huǒ 注音:ㄅㄧㄠ , ㄏㄨㄛˇ
倉頡:HF
统一碼:706C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65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18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同火。 又 集韻 類篇 𠀤𤰞遙切,音標。烈火也。 正字通 灬卽火字變體。凡四點在下者俱屬火部,猶水之从氵也。別音標。非。◎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韻,類篇別有標音,必非無據。 正字通 太泥。
《論壇交流》
|
| 爪 | 古文:㕚 |
部首:爪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zhǎo , zhuǎ 注音:ㄓㄠˇ , ㄓㄨㄚˇ
倉頡:HLO
统一碼:722A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88頁,第2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28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𠀤側絞切,音抓。 說文 覆手曰爪。 詩·小雅 祈父子王之爪牙。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 凡攫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廣韻 手足甲也。 集韻 本作㕚。或作蚤搔。◎按韻會云:說文爪本爲抓爪之爪,非手足甲也。亦太迂泥,不可从。 又 集韻 類篇 𠀤阻敎切,音笊。 集韻 覆手取物。一曰扟也。
《論壇交流》
|
| 𤓯 | |
部首:爪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zhǎng , jú 注音:ㄓㄤˇ , ㄐㄩˊ
倉頡:MLLO
统一碼:244EF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88頁,第28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284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諸兩切 集韻 止兩切,𠀤音掌。 說文 亦𠃨也。从反爪。 正字通 古掌字。
《論壇交流》
|
| 父 | |
部首:父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fù , fǔ 注音:ㄈㄨˋ , ㄈㄨˇ
倉頡:CK
统一碼:7236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29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扶雨切 集韻 韻會 奉甫切,𠀤音輔。 說文 矩也。家長率敎者。从又,舉杖。 釋名 父,甫也。始生已者。 書·泰誓 惟天地萬物父母。 爾雅·釋親 父爲考。父之考爲王父。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父之從晜弟爲族父。 又 詩·小雅 以速諸父。 傳 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又老叟之稱。 史記·馮唐傳 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又 廣韻 方矩切 集韻 韻會 匪父切,𠀤音府。 集韻 同甫。 廣韻 男子之美稱。 詩·大雅 維師尚父。 箋 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按管仲稱仲父。孔子稱尼父。范增稱亞父。皆倣此。 又野老通稱。 戰國策 田父見之。 又 詩·小雅 祈父。 傳 司馬也。 又 春秋·桓十三年 盟于武父。 註 武父,鄭地。 釋文 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 廣韻 漢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又 正韻 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無去聲。正韻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誤。 又叶扶缶切 蘇轍·釀酒詩 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考證:〔 廣韻 漢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王父鸞,改父爲甫。〕 謹照廣韻原文王父改皇父。
《論壇交流》
|
| 爻 | |
部首:爻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yáo , xiào 注音:ㄧㄠˊ , ㄒㄧㄠˋ
倉頡:KK
统一碼:723B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0頁,第1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294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胡茅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何交切,𠀤音肴。 說文 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 易·繫辭 爻者,言乎變者也。 又爻也者。效此者也。 又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 又 集韻 後敎切,音斆。本作效。象也。一曰功也。或作傚効。通作詨。 正韻 易,爻法之謂坤。陸音胡孝切,按易繫辭今文作效。
《論壇交流》
|
| 爿 | 古文:𤕪 |
部首:爿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qiáng , pán 注音:ㄑㄧㄤˊ , ㄆㄢˊ
倉頡:VLM
统一碼:723F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1頁,第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0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篇海 疾羊切。見龍龕。義闕。 說文 牀从木爿聲。 註 徐鍇曰:爿則牀之省。象人衺身有所倚著。至於牆𡉟戕狀之屬,𠀤當从牀省聲。李陽冰言木右爲片,左爲爿。 說文 無爿字,故知其妄。 鄭樵·六書略 爿,殳也。亦判木也。音牆。隷作爿。 周伯琦正譌 爿,疾羊切,判木也。从半木。左半爲爿,右半爲片。 正字通 唐本說文有爿部。張參五經文字亦有之。周鄭二家皆以李說爲然。與徐說相反。然鄭謂殳卽爿,誤也。判木之說近是。◎按徐鍇素稱博洽。果唐本 說文 有爿部,鍇卽唐宋閒人,不應云無。且玉篇亦無爿部,類篇爿字偏旁歸幷片部,篇海止有牀部,亦俱無爿部。司馬光曰:傳寫之譌,片或作爿。此皆祖述說文。若據周鄭二家,而廢徐氏之說,亦未爲當,存以俟考。 又字彙,蒲閑切,音瓣。爿片未知所據,然爿片二字,今俗音有之。
《論壇交流》
|
| 𤕪 | |
部首:爿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倉頡:RLR
统一碼:2456A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1頁,第1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00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六書略 爿,古作𤕪。註詳上。
《論壇交流》
|
| 片 | |
部首:片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piàn , piān , pàn 注音:ㄆㄧㄢˋ , ㄆㄧㄢ , ㄆㄢˋ
倉頡:LLML
统一碼:7247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2頁,第3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0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匹見切,偏去聲。 說文 判木也。从半木。 廣韻 析木也。 玉篇 半也,判也,開坼也。 論語 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註 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 朱註 片言,半言也。 又 增韻 瓣也。 又茶亦以片計。 白居易詩 綠芽十片火前春。 蘇軾詩 建茶三十片。 又 集韻 類篇 𠀤普半切,音泮。 集韻 本作牉。 莊子·則陽篇 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論壇交流》
|
| 牙 | 古文:𤘈 |
部首:牙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yá , yà 注音:ㄧㄚˊ , ㄧㄚˋ
倉頡:MVDH
统一碼:7259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5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1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五加切 集韻 類篇 韻會 正韻 牛加切,𠀤音芽。齒也。 說文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 易·大畜 豶豕之牙。 又 戰國策 投之一骨。輕起相牙。 註 以牙相噬。 又 詩·周頌 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疏 栒之上刻爲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 禮·明堂位 殷之崇牙。 又 禮·玉藻 佩玉有衝牙。 疏 其形似牙也。 又 周禮·春官·典瑞 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註 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又 集韻 旗名。 張衡·東京賦 牙旗𦆯紛。 註 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又 韻會 立于帳前,謂之牙門。 後漢·公孫瓚傳 拔其牙門。 又 史記·東方朔傳 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又姓。 風俗通 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又與芽通。 前漢·金日磾傳 霍氏有事萌牙。 註 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又 集韻 語下切,音雅。車罔。 又 集韻 魚駕切 韻會 五駕切,𠀤音訝。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 牙也者,以爲固抱也。 註 牙讀如訝。謂輪輮也。 疏 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又 唐韻正 古音吾。 詩·小雅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又 唐韻正 與虞吾𠀤通。 詩·召南 吁嗟乎騶虞。 山海經 墨子 𠀤作騶吾。 前漢·東方朔傳 作騶牙。 又叶五紅切。 詩·小雅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又叶音峨。 晉京洛童謠 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論壇交流》
|
| 㸦 | |
部首:牙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hù , jià 注音:ㄏㄨˋ , ㄐㄧㄚˋ
倉頡:MVDO
统一碼:3E26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95頁,第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1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互,俗作㸦。 韓愈·贈張籍張徹詩 交驚舌㸦舚。 柳宗元·夢歸賦 㸦參差之白黑。 註 㸦卽互字。 唐韻正 周禮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徐音㸦,詩楚茨傳曰:或陳于互。正義亦引周禮文,𠀤誤作牙,陳氏禮書曰:互牙古字通用,非也。中山詩話云:古稱駔儈,今謂牙,非也。劉道原云:本稱互郎,主互市。唐人書互爲㸦,㸦似牙字,因譌爲牙耳。舊唐書史思明傳,互市郎,安祿山傳,互市牙郎,蓋爲後人添一牙字。今通鑑亦作互市牙郞。漢書劉向傳,宗族磐互,師古曰:字或作牙,謂若犬牙相交入之意也。谷永傳,百官盤互,註同。是昔人以㸦爲互字,後轉而作牙,師古乃曲爲之說耳。〇按史書中以牙作互字用非一,唐韻正深辨其非,幷引古碑碣中之書互爲㸦者甚詳,皆歷歷可據,應从之。蓋牙有相錯義,故互字俗借作㸦,可附牙部。若竟書互爲牙,幷讀如牙字之音,誤矣。
《論壇交流》
|
| 牛 | |
部首:牛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niú 注音:ㄋㄧㄡˊ
倉頡:HQ
统一碼:725B
卷別:〈巳集下〉
同文書局本:69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3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語求切 集韻 魚尤切 韻會 疑尤切,𠀤𪙊平聲。 說文 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 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 玉篇 黃帝服牛乗馬。 易·无妄 或繫之牛。 又 說卦 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 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 月令 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 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 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 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 星紀,斗牽牛也。 註 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 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見 本草綱目 。 又姓。 廣韻 微子裔,司𡨥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 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 瞽瞍父曰橋牛。 又叶音疑。 詩·小雅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考證:〔天牛,蟲名。 爾雅·釋蟲壤齧桑註 似天牛。〕 謹照原文壤改蠰。〔又叶音奚。 詩·小雅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謹按牛與奚不同母,牛字不得叶音奚。謹照字母叶音奚改叶音疑。
《論壇交流》
|
| 犬 | |
部首:犬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拼音:quǎn 注音:ㄑㄩㄢˇ
倉頡:IK
统一碼:72AC
卷別:〈巳集下〉
同文書局本:705頁,第2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37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苦𥌭切,圈上聲。 說文 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埤雅 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 書·旅獒 犬馬非其土性不畜。 禮·曲禮 效犬者,左牽之。 疏 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 又 禮·曲禮 犬曰羹獻。 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 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 又 史記·司馬相如傳 其親名之曰犬子。 又 左傳·隱八年 遇於犬丘。 註 犬丘,垂也。地有兩名。
《論壇交流》
|
| 𠮙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ǐ 注音:ㄧˇ
倉頡:RN
统一碼:20B99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9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億姞切,音乙。𠮙𠮙,聲也。
《論壇交流》
|
| 𠮚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WI
统一碼:20B9A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95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字彙補 古文口字。註詳部首。
《論壇交流》
|
| 𠮛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MR
统一碼:20B9B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95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玉篇 古文旨字。註詳日部二畫。
《論壇交流》
|
| 𠮞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NR
统一碼:20B9E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89頁,第1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57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川篇 與𠮱同。
《論壇交流》
|
| 𠮜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à , yīn 注音:ㄧㄚˋ , ㄧㄣ
倉頡:RU
统一碼:20B9C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95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乙黠切,音軋。鳥聲。
《論壇交流》
|
| 𡆠 | |
部首:囗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注音:ㄖˋ
倉頡:WN
统一碼:211A0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216頁,第1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998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入質切。同日。 說文 實也。太陽之精不𧇾。从囗一,象形。唐武后作𡆠。
《論壇交流》
|
| 𡆡 | |
部首:囗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WN
统一碼:211A1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216頁,第16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998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字彙補 古文起字。註詳走部三畫。
《論壇交流》
|
| 圠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à 注音:ㄧㄚˋ
倉頡:GU
统一碼:5720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23頁,第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041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烏黠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乙黠切,𠀤音軋。 六書故 土密凝也。 揚子·方言 坱圠,不測也。 賈誼·鵩賦 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 坱圠,冲融無迹也。 史記 鈞作專,播作槃。 漢書 坱圠作坱軋。 揚雄·甘泉賦 作軮軋。 應劭曰 其氣坱圠,非有限齊也。 又 淮南·招隱士 坱兮圠山曲𡶒。 註 𡶒亦曲也。○按諸韻書訓圠爲山曲,誤。
《論壇交流》
|
| 𡈼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tǐng , tíng , zhēng , zhǐ 注音:ㄊㄧㄥˇ , ㄊㄧㄥˊ , ㄓㄥ , ㄓˇ
倉頡:HG
统一碼:2123C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23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04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他鼎切 集韻 丑郢切,𠀤音逞。 說文 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曰象物出地挺生。 徐鉉曰 人在土上𡉂然而立也。凡聽廷望之類皆从此。 又 類篇 展禮切,音徵。澄也。 又 集韻 唐丁切,音廷莖也。一曰屋梁。 又 集韻 徵古作𡈼。註詳彳部十二畫。 正譌 𡈼然出也。从人𡈼然立土上,會意。○按 說文 別立𡈼部, 字彙 正字通 从其後說,象物出地挺生。及徐氏與六書正譌俱收入土部,因之。𡉂、𡔛,同。
《論壇交流》
|
| 𡈾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注音:ㄧˋ
倉頡:NG
统一碼:2123E
卷別:〈補遺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48頁,第8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427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龍龕 於𦋺切。埋也。
《論壇交流》
|
| 壬 | |
部首:士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rén 注音:ㄖㄣˊ
倉頡:HG
统一碼:58EC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43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31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集韻 韻會 如林切 正韻 如深切,𠀤音任。 說文 壬位,北方也。 爾雅·釋歲 太歲在壬曰𤣥黓,月在壬曰終。 淮南子·時則訓 戌在壬曰𤣥黓。 史記·律書 壬之爲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 前漢·律歷志 懷妊于壬。 抱朴子·雜應卷 立夏,佩六壬六癸之符。 又大六壬數,近世尚之。 又 爾雅·釋訓 佞也。 書·臯陶謨 巧言令色孔壬。 又大也。 詩·小雅 百禮旣至,有壬有林。 又與任同。負也。○按本義先有壬癸之壬,借爲負壬懷壬字。 又从人作任,从女作妊以別之。黓原字从戈。𤣥黓,伭黓。
《論壇交流》
|
| 夃 | |
部首:夂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NSHE
统一碼:5903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44頁,第1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38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古呼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攻乎切,𠀤音沽。 說文 秦人市買多得爲夃。 周伯溫曰 今用沽,非。沽乃水名。从𠄎从夕。 徐曰 盈字从此。 又 廣韻 公戸切 集韻 韻會 果五切,𠀤音古。義同。夃,古文沽。
《論壇交流》
|
| 天 | 古文:𠕹、𠀡、𠀘、𦴞、兲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tiān 注音:ㄊㄧㄢ
倉頡:MK
统一碼:5929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8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3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正韻 他前切 集韻 韻會 他年切,𠀤腆平聲。 說文 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白虎通 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 易·說卦 乾爲天。 禮·禮運 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 程子遺書 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 張子正蒙 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 朱子·語類 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 天,根氐也。 周語 天根見而水涸。 又古帝號。葛天氏,見 疏仡紀 。 又神名。 山海經 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𠛬。 陶潛詩 𠛬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又地名。 蜀地志 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 杜甫詩 地近漏天終歲雨。 又山名。 九州要記 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 註 天山,卽祁連山。 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 史記·趙世家 。 又署名。 唐六典 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 陶弘景曰 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又髡𠛬。 易·暌𧰼 其人天且劓。 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 姓苑 。○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 易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 正字通 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𠀑,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論壇交流》
|
| 太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tài , tā 注音:ㄊㄞˋ , ㄊㄚ
倉頡:KI
统一碼:592A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8頁,第10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他蓋切,音汰。與大泰𠀤同。 說文 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𤣥、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 後漢書 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 字彙 引之,失考。 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 統譜 。 又叶力至切,音利。 歐陽修·祭龍文 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又 集韻 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論壇交流》
|
| 夫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fū , fú 注音:ㄈㄨ , ㄈㄨˊ
倉頡:QO
统一碼:592B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8頁,第1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5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甫無切 集韻 韻會 風無切,𠀤音膚。男子通稱。 禮·郊特牲 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詩註 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又男女旣配曰夫婦。 易·家人 夫夫婦婦。 又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又 禮·曲禮 天子有后,有夫人。 又妾曰如夫人。 左傳·昭十七年 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又官名。 禮·王制·大夫註 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又 周禮·地官 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又販夫。 周禮·地官 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白樂天詩 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又執御行役曰僕夫。 詩·小雅 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又以我稱人曰夫夫。 禮·檀弓 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又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 山海經 。 又邑名。柴夫,屬燕地,見 齊語 。 又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 山海經 。○按 續通考 引此作大夫。 又武夫,石之次玉者。 前漢·董仲舒傳 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又數名。 前漢·食貨志 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又姓。 又息夫,複姓。 又 廣韻 防無切 集韻 韻會 馮無切 正韻 逢夫切,𠀤音扶。語端辭。 論語 夫仁者。 又語已辭。 論語 如斯夫。 又有所指之辭。 論語 夫二三子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 柱夫搖車。 註 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又叶縛謀切,音浮。 𨻰琳詩 仲尼以聖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𨻰蔡,歸之命也夫。
考證:〔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見 山海經 。〕 謹照原文維鳥下增北字。〔 史記·董仲舒傳 五霸比于三王。〕 謹按史記儒林傳董仲舒傳無此語,所引出前漢書,謹將史記二字改前漢。
《論壇交流》
|
| 夬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guài , jué 注音:ㄍㄨㄞˋ , ㄐㄩㄝˊ
倉頡:DK
统一碼:592C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9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6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集韻 韻會 古邁切 正韻 古壞切,𠀤音噲。 說文 分決也。 易·說卦 兌上乾下夬。 彖傳 夬,決也。剛決柔也。 又 集韻 古穴切,音玦。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 正字通 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按 說文 叏从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从大,宜入大部,只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論壇交流》
|
| 𡗒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DJK
统一碼:215D2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9頁,第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俗夬字。
《論壇交流》
|
| 夭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āo , wò , wāi 注音:ㄧㄠ , ㄨㄛˋ , ㄨㄞ
倉頡:HK
统一碼:592D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9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7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於嬌切 集韻 韻會 於喬切 正韻 伊堯切,𠀤音妖。色愉貌。 論語 夭夭如也。 又草盛貌。 書·禹貢 厥草惟夭。 又少好貌。 詩·周南 桃之夭夭。 又災也。 詩·小雅 天天是椓。 又閎夭,人名。文王四友之一,武十亂之一。 又栢夭,馬名,見 列子 。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烏皓切,音襖。未壯也。 禮·月令 孟春毋殺胎夭。 王制 不殺胎,不殀夭。 註 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於兆切 正韻 伊鳥切。𠀤同𣧕。 說文 屈也。 徐曰 夭矯其頭頸也。一曰短折也。 博雅 不盡天年謂之夭。 又 集韻 烏酷切,音沃。 山海經 軒轅國有諸夭之野。 又苦緺切,音歪。 白樂天詩 錢塘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自註 夭音歪,收入九佳。 又叶於糾切,音黝。 韓愈·韋夫人墓銘 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婦音阜。 歐陽修·蔡君山墓銘 退之有言,死孰爲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 別作芺叐关。
考證:〔 詩·小雅 夭夭是椓。〕 謹照原文夭夭改天天。
《論壇交流》
|
| 𡗓 | |
部首:大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KM
统一碼:215D3
卷別:〈丑集下〉
同文書局本:249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177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說文 立本字。一在大下曰立。
《論壇交流》
|
| 𡤽 | |
部首:子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shǔ 注音:ㄕㄨˇ
倉頡:NDM
统一碼:2193D
卷別:〈備考 寅集〉
同文書局本:1593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59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搜眞玉鏡 音署。
《論壇交流》
|
| 孔 | 古文:𡤿 |
部首:子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kǒng 注音:ㄎㄨㄥˇ
倉頡:NDU
统一碼:5B54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77頁,第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312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正韻 康董切 集韻 韻會 苦動切,𠀤空上聲。 說文 通也。从乙从子。乙,請子之𠋫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又甚也。 詩·小雅 德音孔昭。 書·禹貢 九江孔殷。 註 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又穴也。 爾雅·釋詁 孔,閒也。 疏 謂閒𨻶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 眡其鑽空而惌。 史記·舜本紀 爲匿空旁出。 註 空卽孔。 又空也。通也。 老子·道德經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註 謂空虛能容也。 又 揚子·太𤣥經 孔道夷如。 註 孔道,通道也。 又鳥名。 山海經 南方多孔烏。 又姓。 廣韻 殷湯之後。本自帝嚳𡚱𥳑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論壇交流》
|
| 尐 | |
部首:小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jié , jí 注音:ㄐㄧㄝˊ , ㄐㄧˊ
倉頡:FO
统一碼:5C10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96頁,第1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400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𡛷列切 集韻 子列切,𠀤音𩯰。 說文 少也。从小乀聲。讀若輟。 六書本義 少之也,今借節。 正字通 當是節損義,爲撙尐之尐。經史𠀤从節。 又 集韻 子悉切,音卽。蟲名。 揚子·方言 蜻,其雌者謂之尐。或作𧉍。
《論壇交流》
|
| 少 | |
部首:小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shào , shǎo 注音:ㄕㄠˋ , ㄕㄠˇ
倉頡:FH
统一碼:5C11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96頁,第20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400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書沼切 韻會 始紹切,𠀤燒上聲。 說文 不多也。从小丿聲。 徐曰 丿音夭。 禮·禮器 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又少頃,有閒也。 孟子 少則洋洋焉。 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史記·蘇秦傳 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又 廣韻 式照切 韻會 正韻 失照切,𠀤燒去聲。 玉篇 幼也。 增韻 老之對也。 易·本義 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又少儀。 禮記 篇名。少室,山名。 又副貳也。 前漢·賈誼傳 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 註 副三公者。 又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又叶書久切,音守。 歐陽修·杜祁公墓銘 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又 正字通 入宥韻。 歐陽修·蔡君山墓銘 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 正字通 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論壇交流》
|
| 𡭕 | |
部首:小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MF
统一碼:21B55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96頁,第2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401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玉篇 古文示字。註見部首。 正字通 六書本作𥘅。通用示。別从示作祗。改作小,附小部,非。
《論壇交流》
|
| 尤 | 古文:怣 |
部首:尢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óu 注音:ㄧㄡˊ
倉頡:IKU
统一碼:5C24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98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408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集韻 羽求切 韻會 疑求切 正韻 于求切,𠀤音郵。 說文 尤,異也。从乙又聲。 徐曰 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 司馬相如·封禪文 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 註 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 又 廣韻 怨也。 詩·鄘風 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左傳·僖二十四年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又最也。 莊子·徐無鬼 夫子物之尤也。 註 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 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 又彗星亦名蚩尤旗。 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 左傳·昭二十年 聊攝以東,姑尤以西。 又姓。見 姓苑 。 又 集韻 通作郵。 詩·小雅 不知其郵。 前漢·成帝詔 以顯其郵。 又叶戸恢切,音回。 詩·小雅 廢爲殘賊,莫知其尤。叶上梅。 又叶與之切,音怡。 詩·鄘風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叶下之。 又叶以諸切,音余。 道藏歌 日月粲華暉,如光照眞符。億兆不同劫,千載莫之尤。
《論壇交流》
|
| 尹 | 古文:𢃵、𢃹、𢃁、𢃂 |
部首:尸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ǐn , yún 注音:ㄧㄣˇ , ㄩㄣˊ
倉頡:SK
统一碼:5C39
卷別:〈寅集上〉
同文書局本:299頁,第2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416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于準切 集韻 韻會 庾準切,𠀤音允。 說文 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廣韻 進也,又正也。 書·君𨻰 尹兹東郊。 又 多方 𥳑畀殷命,尹爾多方。 註 言天畀付文武以殷命,正爾多方也。 又官名。 書·益稷 庶尹允諧。 傳 尹,正也。衆正官之長也。 應劭曰 天子之相稱師尹。 薛瓚曰 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餘國稱相。他如周禮門尹除門,月令奄尹申宮令,周語關尹以告,皆是也。 又誠也,信也。 禮·聘義 孚尹旁達,信也。 註 玉之爲物,孚尹於中,旁達於外,所以爲信也。應氏曰:尹當作允。允亦信也。 又 禮·曲禮 脯曰尹祭。 疏 脯必裁割方正,而後祭也。 又姓。周有尹吉甫。◎按 李氏詳校篇海 尹,古音允。今音引,非。
《論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