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 | 古文:𠮚、𠙵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0
總筆畫:3 拼音:kǒu 注音:ㄎㄡˇ
倉頡:R
统一碼:53E3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3-794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𠀤𡨥上聲。 《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易·頤卦》自求口食。 《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又戸口。 《孟子》數口之家。 《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又姓。 《唐韻》今同州有之。 《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又古口,複姓。 《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又壺口,山名。 《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又谷口,地名。 《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 《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又列口,縣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又《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 《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韻補》苦動切,音孔。 《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又叶康杜切,音苦。 《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彄。 《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論壇交流》
|
| 𠮙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ǐ 注音:ㄧˇ
倉頡:RN
统一碼:20B99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億姞切,音乙。𠮙𠮙,聲也。
《論壇交流》
|
| 𠮚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WI
统一碼:20B9A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字彙補》古文口字。註詳部首。
《論壇交流》
|
| 𠮛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MR
统一碼:20B9B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玉篇》古文旨字。註詳日部二畫。
《論壇交流》
|
| 𠮞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倉頡:NR
统一碼:20B9E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89頁,第1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77-7578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川篇》與𠮱同。
《論壇交流》
|
| 𠮜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拼音:yà , yīn 注音:ㄧㄚˋ , ㄧㄣ
倉頡:RU
统一碼:20B9C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乙黠切,音軋。鳥聲。
《論壇交流》
|
| 𠙼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guǎ 注音:ㄍㄨㄚˇ
倉頡:UR
统一碼:2067C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89頁,第2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77-7578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搜眞玉鏡》音寡。
《論壇交流》
|
| 古 | 古文:𠖠、𡇣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gǔ , gù , kū 注音:ㄍㄨˇ , ㄍㄨˋ , ㄎㄨ
倉頡:JR
统一碼:53E4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鼓。 《爾雅·釋詁》古,故也。 《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 《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 《玉篇》久也,始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詩·邶風》逝不古處。 《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 《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註》先古,謂先祖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註》終古,猶言常也。 又賁古,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又姓。 《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又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 《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又《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論壇交流》
|
| 句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gōu , gòu , jù , qú 注音:ㄍㄡ , ㄍㄡˋ , ㄐㄩˋ , ㄑㄩˊ
倉頡:PR
统一碼:53E5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1頁,第1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5-796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𠀤音屨。 《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 《類篇》詞絕也。 《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 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 又《禮·樂記》句中鉤。 《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 《註》句兵,戈戟屬。 《釋文》句,俱具反。 又音鉤。 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 《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 又高句驪,遼東國名,漢爲縣。 《前漢·地理志》元菟郡高句驪。 又句容,縣名。 《地理志》丹陽郡句容縣。 又《廣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𠀤音遘。 《廣韻》句當。 《宋史·曹彬傳》江南句當公事回。 又姓。 《華陽國志》王平,句扶,張翼,廖化𠀤爲將。時人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又《類篇》拘也。 又與彀同。 《詩·大雅》敦弓旣句。 《釋文》句,說文作彀。張弓曰彀。 又《唐韻》《集韻》古侯切《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溝。俗作勾。 《說文》曲也。 《禮·月令》句者畢出。 《左傳·哀十七年》越子爲左右句卒。 《註》鉤伍相著,別爲左右屯。 《前漢·趙充國傳》入鮮水北句廉上。 《註》句廉,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 又《集韻》亦作區。 《禮·樂記》區萌達。 《註》屈生曰區。 《釋文》區音勾,古侯反。 又句芒,春神。 《禮·月令》其神句芒。 又句龍,社神。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 又句繹,邾地。 《春秋·哀二年》盟于句繹。 又句瀆,齊地。 《左傳·襄十九年》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 《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句陽縣。 《註》左傳句瀆之丘也。 又寃句、句章,𠀤縣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濟隂郡寃句縣。 《註》師古曰,句音鉤。 又句吳。 《史記·吳世家》自號句吳。 《註》吳言句者,發聲也。猶言于越耳。 又《五音集韻》亦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 《註》正義曰:句作釣。 又《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衢。須句,地名。 《春秋·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 《音義》句,其俱反。 又句町,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句町縣。 《註》師古曰,音劬挺。 又《字彙補》與絇同。履頭飾也。 《周禮·天官·屨人》靑句。 《註》句當爲絇。 《前漢·王莽傳》句履。 《註》師古曰,其形岐頭。 又《集韻》恭于切,音俱。本作拘。或作佝,𢳉止也。 又《史記·孝文紀》故楚相蘇意爲將軍,軍句注。 《註》應劭曰,山險名也。索隱曰,句音俱。包愷音鉤。 又與矩同,方也。 《莊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 《陸德明·音義》句音矩。徐云:其俱反。李云:方也。 又古有切,音九。 《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癭民。 《註》句,讀若九。 《說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从口𠃚(丩)聲。
考證:〔《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註》正義曰,句作勾。〕 謹照原文勾改釣。
《論壇交流》
|
| 另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lìng 注音:ㄌㄧㄥˋ
倉頡:RKS
统一碼:53E6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7-798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五音集韻》郞定切,音令。分居也,割開也。◎按另字下从力,與刀異。詳下叧字註。
《論壇交流》
|
| 叧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guǎ 注音:ㄍㄨㄚˇ
倉頡:RSH
统一碼:53E7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7-79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古瓦切,音寡。 《玉篇》剔人肉,置其骨。 《集韻》與冎剮同。
《論壇交流》
|
| 叨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dāo , dáo , tāo 注音:ㄉㄠ , ㄉㄠˊ , ㄊㄠ
倉頡:RSH
统一碼:53E8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7-798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𠀤音滔。同饕。 《說文》貪也。 《書·多方》叨懫日欽。 《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 《後漢·梁冀傳》貪叨凶淫。 又《盧植傳》橫叨天功,以爲已力。 《揚子·方言》叨惏,殘也。 又《廣韻》叨濫。 《正字通》沗也,濫也。
《論壇交流》
|
| 叩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kòu 注音:ㄎㄡˋ
倉頡:RSL
统一碼:53E9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9-800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𠋫切,音𡨥。 《玉篇》叩,擊也。 《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論語》以杖叩其脛。 《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 《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 又《集韻》以手至首也。 《正字通》稽顙曰叩首。 《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 又《韻會》問也,發也。 《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疏》叩,發動也。 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𠀤音口。 《廣韻》叩頭。 又《正韻》問也。本作𧥣。 又《廣韻》與扣同。亦擊也。 又叶孔五切,音苦。 《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
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論壇交流》
|
| 只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zhǐ , zhī 注音:ㄓˇ , ㄓ
倉頡:RC
统一碼:53EA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9-800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 《說文》語已詞也。 《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又《詩·王風》其樂只且。 《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又《小雅》樂只君子。 《箋》只之言是也。 又姓。 《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𠀤音支。 《廣韻》專辭。 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𠀤無馨音,楊氏說非。 《集韻》亦作𠮡。
《論壇交流》
|
| 叫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jiào 注音:ㄐㄧㄠˋ
倉頡:RVL
统一碼:53EB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9-800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正韻》吉弔切《集韻》《韻會》古弔切,𠀤音訆。 《說文》嘑也。 《詩·小雅》或不知叫號。 《釋文》叫本又作嘂。 又叫叫,遠聲也。 《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又叫奡,高舉貌。 《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又色叫。 《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 又《集韻》《韻會》𠀤古幼切,音救。 《集韻》聲也。 《莊子·齊物論》叫者譹者,郭象讀。 《前漢·昌邑王傳》遂叫然號曰。 《玉篇》同噭。 《集韻》或作嘄𠶼。 俗作呌,非。
考證:〔《司馬相如·大人賦》糾廖叫奡。〕 謹照原文糾廖改糾蓼。
《論壇交流》
|
| 召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zhào , shào 注音:ㄓㄠˋ , ㄕㄠˋ
倉頡:SHR
统一碼:53EC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99-800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直少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笑切,𠀤潮去聲。 《說文》評也。 《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書·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詩·齊風》自公召之。 《禮·曲禮》父召,無諾唯而起。 又《廣韻》《正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𠀤同邵。 《廣韻》邑名。 《詩序》甘棠,美召伯也。 《箋》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 又姓。 《廣韻》召公之後。 《前漢·循吏傳》召信臣,九江壽春人。 《氏族博考》春秋召與邵一氏,後分爲二,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
《論壇交流》
|
| 叭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pā , bā , ba 注音:ㄆㄚ , ㄅㄚ , ㄅㄚ˙
倉頡:RC
统一碼:53ED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1-802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普八切,音汃。聲也。 又《五音集韻》普活切,音鱍。口開也。 又《正字通》讀若霸。喇叭,軍中吹器。俗呼號筒。見戚繼光新書號令篇。
《論壇交流》
|
| 㕣 | 古文:𧮲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yǎn 注音:ㄧㄢˇ
倉頡:CR
统一碼:3563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1-802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以轉切,音抁。 《說文》山閒陷泥地。从口从水,敗貌。讀若沇州之沇。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 《徐鍇曰》口象山門。八半水,象土上有少水也。 《韻會》兗本作㕣,通作沇,今文作兗。 《毛晃曰》兗字,中从㕣。俗从公作兖,非。
考證:〔《徐鉉曰》〕 謹照說文徐鉉改徐鍇。
《論壇交流》
|
| 叮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dīng 注音:ㄉㄧㄥ
倉頡:RMN
统一碼:53EE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1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1-802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正韻》𠀤當經切,音丁。 《玉篇》叮嚀,囑付也。 又通作丁寧。 《後漢·郞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
《論壇交流》
|
| 可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kě , gē , kè 注音:ㄎㄜˇ , ㄍㄜ , ㄎㄜˋ
倉頡:MNR
统一碼:53EF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2頁,第1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1-802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𠀤音坷。 《說文》肯也。 《廣韻》許可也。 《韻會》可者,否之對。 《書·堯典》囂訟可乎。 《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又僅可,未足之辭。 《論語》子曰:可也𥳑。 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 《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又所也。 《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 《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又姓。 《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 《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 《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又叶孔五切,音苦。 《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又叶口箇切,軻去聲。 《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又《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又讀作何。 《石鼓文》其魚隹可。 《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論壇交流》
|
| 𠮟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chì 注音:ㄔˋ
倉頡:RP
统一碼:20B9F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3-804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火跨切,音化。開口貌。○按《正字通》同吪,通作䚰。無據。
《論壇交流》
|
| 叱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huà , é 注音:ㄏㄨㄚˋ , ㄜˊ
倉頡:RP
统一碼:53F1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3-804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栗切,音𩾔。 《說文》訶也。 《倉頡篇》大訶爲叱。 《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 《左傳·昭二十六年》子囊帶從野洩,叱之。 《公羊傳·莊十一年》手劒而叱之。 《史記·淮隂侯傳》喑噁叱咤,千人皆廢。 又《集韻》亦作嘯。 《禮·內則》不嘯不指。 《註》嘯讀爲叱。 又《集韻》《韻會》𠀤戚悉切,音七。 《集韻》聲也。 《莊子·齊物論》叱者吸者。 《註》若叱咄聲。 《陸德明·音義》𠮟,昌實反,徐邈音七。 《毛晃曰》从口从七。或从匕,誤。
《論壇交流》
|
| 史 | 古文:㕜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shǐ 注音:ㄕˇ
倉頡:LK
统一碼:53F2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3-804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使。 《說文》記事者也。 《玉篇》掌書之官也。 《世本》黃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 《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𡨥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 《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又《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又《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 《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又御史,長史,刺史,𠀤漢官名。 又太史,九河之一。 《爾雅·釋水》太史。 《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又姓。 《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又叶疎土切。 《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 《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論壇交流》
|
| 右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yòu 注音:ㄧㄡˋ
倉頡:KR
统一碼:53F3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3-804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峟。與祐佑通。 《說文》助也。 《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 《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 《註》左音佐。 《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 《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又左之對也。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 《註》立者尊右。 又上也。 《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 《註》師古曰:右亦上也。 又《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 《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 又强也。 《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 《註》羣右,戎右,齊右,道右也。 又姓。 《正字通》漢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巖。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左傳𡭢樂大心爲右師,其後因官爲氏,漢有中郞右師譚。晉賈華爲右行,因官爲氏,漢有御史中丞右行綽。何氏姓苑有右閭、右扈、右南等氏。 又山名,獸名。 《山海經》長右之山有獸,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又與侑通。 《周禮·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註》右讀爲侑。勸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云久切,音有。義同。○按《集韻》有上去二音,義實相通。《正韻》於上聲訓左右手,去聲訓右助,二音分二義,非。 又叶以周切,音由。 《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按《唐韻》正音以。今從朱註。 又叶羽軌切,音以。 《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叶滿彼反。 《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又叶于記切,音異。 《詩·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又叶演女切,音與。 《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 《說文》本作𠮢,从口从又。 《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考證:〔又叶于記切,音意。〕 謹按于屬喻母,意屬影母,于記切非意字之音,謹照字母音意改音異。
《論壇交流》
|
| 叴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qiú 注音:ㄑㄧㄡˊ
倉頡:KNR
统一碼:53F4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5-806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𠀤音求。 《說文》高氣也。 又叴猶,縣名。 《前漢·地理志》臨淮郡叴猶縣。 《正字通》漢叴猶,今之泗州。 又叴由,狄國。 《戰國策》智伯欲伐叴由,遺之大鐘,載以廣車,因隨入以兵。 《註》括地志云:幷州孟縣外城,俗名仇由。史記樗里子傳作仇猶,韓非子作仇繇,吕覽作𠘯繇。 《正字通》今太原府孟縣有仇猶城,卽此。 又三隅矛曰叴。 《詩·秦風》叴矛鋈錞。 《正韻》詩厹矛,下从厶,與叴不同。監本叴字云三隅矛,誤。○按《廣韻》《集韻》俱云:叴、厹同。《正韻》强分爲二,泥。 又𠫗、禸,同。
《論壇交流》
|
| 㕤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qiú 注音:ㄑㄧㄡˊ
倉頡:RKN
统一碼:3564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5-806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玉篇》同叴。
《論壇交流》
|
| 叵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pǒ 注音:ㄆㄛˇ
倉頡:SR
统一碼:53F5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3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5-806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火切,音頗。 《說文》不可也。从反可。 《後漢·呂布傳》大耳兒最叵信。 又《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 又遂也。 《後漢·隗囂傳》帝知其終不爲用,叵欲討之。 《註》叵,猶遂也。 又《班超傳》超欲因此叵平諸國。 又叵羅,酒巵。 《北史·祖珽傳》神武宴僚屬,于坐失金叵羅,竇太令飮酒者皆脫帽,于珽髻上得之。
《論壇交流》
|
| 叶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xié , yè 注音:ㄒㄧㄝˊ , ㄧㄝˋ
倉頡:RJ
统一碼:53F6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玉篇》古文協字。 《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又《集韻》同旪。 《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 《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又《正韻》同汁。 《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 《註》汁、叶同。
(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𠀤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又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又《博雅》聚也。 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又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又式涉切,音攝。《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又《韻補》叶,逆約切,音虐。《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又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又《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 《韻會》或作𦯧,非。
《論壇交流》
|
| 号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háo , hào , xiāo 注音:ㄏㄠˊ , ㄏㄠˋ , ㄒㄧㄠ
倉頡:RMVS
统一碼:53F7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號。詳虍部號字註。
(號)《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从𧆞作。
《論壇交流》
|
| 司 | 古文:𤔲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sī , cí , sì 注音:ㄙ , ㄘˊ , ㄙˋ
倉頡:SMR
统一碼:53F8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息兹切《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思。 《說文》臣司事於外者。 《玉篇》主也。 《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 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又《周官》欽乃攸司。 《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𡨥,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又州名。 《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又《廣韻》姓也。 《左傳》鄭有司臣。 又《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相吏切,音笥。義同。 《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 《註》師古曰:司,先字反。 《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又與伺通。 《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 又《灌夫傳》太后亦已使𠋫司。 又《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論壇交流》
|
| 𠮠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guǎ , bǎi 注音:ㄍㄨㄚˇ , ㄅㄞˇ
倉頡:RHS
统一碼:20BA0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玉篇》音㗗。別也。○按𠮠下从刀,與另異。《字彙》混入另字,註云又補買切,非。《正字通》不知別有𠮠字,駁《字彙》云另無擺音,亦誤。
《論壇交流》
|
| 𠮡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zhǐ 注音:ㄓˇ
倉頡:RMM
统一碼:20BA1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與只同。
《論壇交流》
|
| 𠮢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倉頡:ER
统一碼:20BA2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說文》右本字。
《論壇交流》
|
| 𠮣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倉頡:KR
统一碼:20BA3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吾古作𠮣。註詳四畫。
《論壇交流》
|
| 叹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yǐ , yòu , tàn 注音:ㄧˇ , ㄧㄡˋ , ㄊㄢˋ
倉頡:RE
统一碼:53F9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89頁,第2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77-757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龍龕》音以。 又《川韻》作又字。
(嘆)〔古文〕𡂥《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𠀤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論壇交流》
|
| 㕥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shēn 注音:ㄕㄣ
倉頡:RO
统一碼:3565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54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423-7424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篇海》居消切,音驕。喚也。 《正字通》叫字之譌。㕥字原从口从儿。
補遺:《龍龕》音申。吟也。
《論壇交流》
|
| 叺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拼音:chǐ 注音:ㄔˇ
倉頡:RO
统一碼:53FA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89頁,第2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77-7578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五音篇海》丑入切,音尺。
《論壇交流》
|
| 𠮤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注音:ㄏㄢˋ
倉頡:RSVS
统一碼:20BA4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乎感切,音頷。本作𢎘。 《說文》𢎘,嘾也。草木之華,未發函然。
《論壇交流》
|
| 𠮪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2
總筆畫:5
倉頡:RVU
统一碼:20BAA
卷別:〈補遺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48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423-7424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說文長箋》與叫同。
《論壇交流》
|
| 叿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拼音:hōng , hóng 注音:ㄏㄨㄥ , ㄏㄨㄥˊ
倉頡:RM
统一碼:53FF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4頁,第1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07-808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呼東切《集韻》呼公切,𠀤音烘。 《玉篇》呵也。 又《廣韻》叿叿,市人聲也。 《集韻》一曰哤語。或作哄。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大聲也。本作䪦。或作降。哤字原从口从厖作。
《論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