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鬯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0
總筆畫:10 拼音:chàng 注音:ㄔㄤˋ
倉頡:UIP
统一碼:9B2F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丑亮切,音悵。 《說文》以秬釀𩰪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 《易·震卦》不喪匕鬯。 《註》鬯,香酒,奉宗廟之盛也。 《書·洛誥》以秬鬯二卣曰明禋。 《傳》黑黍曰秬,釀以鬯草。 《詩·大雅》秬鬯一卣。 《傳》鬯,香草也。築煑合而鬱之曰鬯。 《周禮·春官》鬯人掌共秬鬯而飾之。 《註》鬯,釀秬爲酒,芬香條暢於上下也。 又《詩·鄭風》抑鬯弓忌。 《註》鬯弓,弢弓。 又與暢同。 《前漢·郊祀志》草木鬯茂。 《註》師古曰:鬯與暢同。 《集韻》或作𥠴。
《論壇交流》
|
| 𩰠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5 拼音:xǔ 注音:ㄒㄩˇ
倉頡:UPNYO
统一碼:29C20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寫與切,音諝。與糈同。糧也。
《論壇交流》
|
| 𩰡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5 注音:ㄕˇ
倉頡:UPLK
统一碼:29C21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爽士切,音史。香之美者。
《論壇交流》
|
| 𩰢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6 拼音:shǐ 注音:ㄕˇ
倉頡:UPJLK
统一碼:29C22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疎吏切《集韻》疏吏切,𠀤音駛。 《說文》列也。 《玉篇》烈也。○按𩰢與𩰡異,合爲一字者,非是。
《論壇交流》
|
| 𩰣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8
倉頡:BBUE
统一碼:29C23
卷別:〈補遺 亥集〉
同文書局本:1574頁,第1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13-7514頁,第11字 查看掃描頁
《字彙補》爵字古文。見《長箋》。◎按《長箋》作𩰥,《字彙補》誤。
《論壇交流》
|
| 𩰤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20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倉頡:OSUIP
统一碼:29C24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𠀤音巨。 《說文》黑黍也。一稃二米以釀也。 《玉篇》今作秬。詳禾部秬字註。
考證:〔《說文》黑黍也。一粰二米,以釀也。〕 謹照原文一粰改一稃。
《論壇交流》
|
| 𩰥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21
倉頡:BWLE
统一碼:29C25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5-6976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說文》爵本字。禮器也。象𩰥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𩰥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今作爵。詳爪部爵字註。
《論壇交流》
|
| 𩰧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22
倉頡:DPHHH
统一碼:29C27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6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7-6978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古文爵字。註詳爪部十四畫。
《論壇交流》
|
| 𩰨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23 拼音:jué 注音:ㄐㄩㄝˊ
倉頡:BSRI
统一碼:29C28
卷別:〈補遺 亥集〉
同文書局本:1574頁,第2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13-7514頁,第12字 查看掃描頁
《字彙補》同爵。
《論壇交流》
|
| 𩰪 |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8
總筆畫:28 拼音:yù 注音:ㄩˋ
倉頡:HBUPH
统一碼:29C2A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7-697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紆物切,音罻。 《說文》芳艸也。一曰𩰪鬯,百艸之𦻏,遠方𩰪人所貢芳草以降神。𩰪,今𩰪林郡也。 《九經字樣》𩰪,芳草也。𩰪木叢生也。今經典相承,通用鬱字。互詳鬱字註。 《類篇》或作𩏴。
《論壇交流》
|
| 鬱 | 古文:𦉚 简化字:郁 |
部首:鬯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19
總筆畫:29 拼音:yù 注音:ㄩˋ
倉頡:DDBUH
统一碼:9B31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8頁,第1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77-6978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紆物切,音罻。 《說文》木叢生者。 《詩·秦風》鬱彼北林。 《傳》鬱,積也。 《疏》鬱積而茂盛。 又《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傳》棣屬。 《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 《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 《註》聲不舒揚。 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註》鬱,腐臭也。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 《註》鬱,滯也。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 《疏》謂鬱蒸之氣也。 又《廣雅》鬱,長也。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又水名。 《山海經》鬱水出象郡。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干祿字書》俗作欝。 又與𩰪通。 《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𨻰之。 《註》鄭司農云:鬱,草名。十葉爲貫,百二十貫爲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鬱爲草若蘭。
《論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