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拗 | |
部首: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5
總筆畫:9 拼音:ǎo , ào , niù , yù 注音:ㄠˇ , ㄠˋ , ㄋㄧㄡˋ , ㄩˋ
倉頡:QVIS
统一碼:62D7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26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039-2040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於絞切《正韻》於巧切,𠀤坳上聲。 《說文》手拉也。 《增韻》折也。 《尉繚子》拗矢折矛。 《王令詩》低樹狂貌日摧拗。 又《韻會》《正韻》𠀤於教切,坳去聲。拗戾,固相違也。 《朱子·語類》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强處。 《李綽秦中歲時記》初冬納文書,却謂之選門閉。四月選事畢,却謂之選門開。選人名在令史前,謂之某家百姓。狀在判後,又却須黏在判前,因名四拗。 又《集韻》於交切,音坳。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乙六切,音郁。抑也。 《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註》禽獸十分殺其二三,抑士卒怒以少息焉。 又《集韻》於糾切,幽上聲。義同。
《論壇交流》
|
| 懊 | |
部首:心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7 拼音:ào , yù 注音:ㄠˋ , ㄩˋ
倉頡:PHBK
统一碼:61CA
卷別:〈卯集上〉
同文書局本:405頁,第2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1933-1934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韻會》《正韻》烏皓切《集韻》烏浩切,𠀤音襖。 《廣韻》懊惱也。 《集韻》恨也。或作㤇。晉綠珠有懊儂歌。 又《廣韻》烏到切《集韻》於到切,𠀤音奧。 《爾雅·釋言》忨也。 《郭璞註》愛忨也。蓋人情因愛生惱,終爲懊恨之意。 又《集韻》乙六切,音澳。 《廣韻》貪也。
《論壇交流》
|
| 隩 | |
部首:阜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21 拼音:ào , yù 注音:ㄠˋ , ㄩˋ
倉頡:NLHBK
统一碼:96A9
卷別:〈戌集中〉
同文書局本:1361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513-6514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奧。 《爾雅·釋地》隩隈。 《註》今江東呼爲浦隩。 《說文》水隈崖也。 又《玉篇》藏也。 《鄭語》申呂方疆,其隩愛太子亦必可知也。 《註》隩,隱也。 《莊子·天下篇》弱於德,强於物,其塗隩矣。 《史記·封禪書》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 又《玉篇》亦作墺澳。 《唐韻正》亦作𨞓。 《漢敦煌長史武班𥓓》領校祕𨞓。𨞓,卽隩字。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郁。 《廣韻》本作澳。水內曰隩。 又《集韻》四方土可居也。 《書·禹貢》四隩旣宅。 《傳》四方之宅已可居。 《前漢·地理志》作四奧。 又《書·堯典》厥民隩。 《傳》隩,室也。民攺歲,入此室處,以避風寒。 《釋文》馬云:煖也。 《集韻》本作墺。
《論壇交流》
|
| 㳼 | |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2 拼音:bì , yù 注音:ㄅㄧˋ , ㄩˋ
倉頡:IME
统一碼:3CFC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30頁,第1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007-3008頁,第6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壁吉切,音必。與𤁭同。泉沸也。或省作㳼。亦从畢作滭。
《論壇交流》
|
| 穿 | |
部首:穴
部首筆畫:5
部外筆畫:4
總筆畫:9 拼音:chuān , chuàn , yuān 注音:ㄔㄨㄢ , ㄔㄨㄢˋ , ㄩㄢ
倉頡:JCMVH
统一碼:7A7F
卷別:〈午集下〉
同文書局本:863頁,第1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4129-4130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緣切,音川。 《說文》通也,穴也。 《詩·召南》誰謂䑕無牙,何以穿我屋。 《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 《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又《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 《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又《廣韻》孔也。 《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 《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又國名。 《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又《本草》百穿,蜂房也。 又《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又《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𠀤音釧。貫也。 《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又叶樞倫切,音春。 《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無文。 《註》寧,讀近寅。穿,樞倫切。 又《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火起貌。
《論壇交流》
|
| 扚 | |
部首: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3
總筆畫:7 拼音:diǎo , dí , yuē , lì 注音:ㄉㄧㄠˇ , ㄉㄧˊ , ㄩㄝ , ㄌㄧˋ
倉頡:QPI
统一碼:625A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17頁,第2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001-2002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𠀤音鳥。 《說文》疾擊也。 《揚子·方言》揜取曰扚。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𠀤音的。引也。 又《集韻》職略切,音灼。旁擊也。 又乙却切,音約。手指節文也。 又狼敵切,音歷。按也。
《論壇交流》
|
| 盾 | |
部首:目
部首筆畫:5
部外筆畫:4
總筆畫:9 拼音:dùn , shǔn , yǔn 注音:ㄉㄨㄣˋ , ㄕㄨㄣˇ , ㄩㄣˇ
倉頡:HJBU
统一碼:76FE
卷別:〈午集中〉
同文書局本:801頁,第1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833-3834頁,第1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𠀤犉上聲。 《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 《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隱遯也。 《詩·秦風》龍盾之合。 《傳》盾,干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 《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 《註》干櫓之屬。 《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 《註》綴革有文,如繪也。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署之于脅,故名。 《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 《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鉤盾,宦者近署。 《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鋒。 又國名。 《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詳見矛字註。 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𠀤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 《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師古曰》盾,讀曰允。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豚上聲。人名。晉卿趙盾。 《集韻》通作楯。別作𢧕,非。
《論壇交流》
|
| 閼 | 简化字:阏 |
部首:門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6 拼音:è , yù , yān 注音:ㄜˋ , ㄩˋ , ㄧㄢ
倉頡:ANYSY
统一碼:95BC
卷別:〈戌集上〉
同文書局本:1337頁,第1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395-6396頁,第8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𠀤音遏。 《說文》遮壅也。 《廣韻》止也,塞也。 《前漢·景十三王傳》今臣雍閼不得聞。 《註》閼,烏曷反。止也。 《楚辭·九思》志閼絕兮安如。 《註》志望已訖,不知所之。 《列子·楊朱篇》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閼。 《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長流,莫或閼之。 《釋文》𠀤音遏。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太歲在卯曰單閼。 《釋文》閼,烏割切。 《淮南子·天文訓》寅在甲曰閼蓬。 《註》言萬物鋒芒欲出,擁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又星名。 《前漢·律歷志》大火,閼伯之星也。 又城名。 《史記·秦本紀》攻趙閼與。 《註》儀州和順縣,卽古閼與城。 《郡縣誌》閼與,在磁州武安縣。今屬彰德府。 又《後漢·郡國志》上黨涅縣有閼與聚。 又人名。 《左傳·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 又《隱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 《註》公孫閼,鄭大夫。 《釋文》𠀤於葛反。 《前漢·景帝紀》閼爲臨江王。 《註》閼,一曷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歇切,音謁。義同。 又《集韻》或作堨。詳堨字註。 又《五音集韻》依倨切,音飫。閼與,容暇貌。 《前漢·揚雄傳》窮宂閼與。 《註》晉灼曰:閼與,容貌也。師古曰:閼與,容暇之貌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𠀤音煙。閼氏,單于適妻也。 《前漢·韓王信傳》乃使人厚遺閼氏。 《註》閼,於連反。 《史記·匈奴傳》後有所愛閼氏。 《索隱註》閼氏,匈奴皇后號也。習鑿齒與燕王書曰:山下有紅藍,北方人採取其花染緋黃,捋取其上英鮮者作臙脂,婦人採捋用爲顏色,因名妻作閼氏。 又《史記·歷書》年名焉逢。 《註》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閼亦音焉。 又《廣韻》於乾切《集韻》尤虔切,𠀤音焉。義同。
《論壇交流》
|
| 𪀝 | |
部首:鳥
部首筆畫:11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7 拼音:è , yuān 注音:ㄜˋ , ㄩㄢ
倉頡:TUHAF
统一碼:2A01D
卷別:〈亥集中〉
同文書局本:1487頁,第36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121-7122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與專切《正韻》于權切,𠀤音緣。同鳶。鷙鳥也。从䒑从屮从鳥。 《說文》𪀝,鷙鳥也。从鳥屰聲。
《論壇交流》
|
| 煾 | |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4 拼音:ēn , yūn 注音:ㄣ , ㄩㄣ
倉頡:FWKP
统一碼:717E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78頁,第2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239-3240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𠀤烏㾗切,音恩。同𤇯。詳𤇯字註。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本作熅。詳熅字註。
《論壇交流》
|
| 谷 | |
部首:谷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0
總筆畫:7 拼音:gǔ , lù , yù 注音:ㄍㄨˇ , ㄌㄨˋ , ㄩˋ
倉頡:COR
统一碼:8C37
卷別:〈酉集中〉
同文書局本:1189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691-5692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祿切,音穀。 《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 《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 《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 《疏》謂山谷中水註入㵎谿也。 《易·井卦》井谷射鮒。 《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 《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 《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 《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 《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又谷水。 《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又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 《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又《集韻》窮也。 《詩·大雅》進退維谷。 《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又《廣韻》養也。 《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又《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 《詩·邶風》習習谷風。 《詩詁》風出谷中也。 《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 《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 《師古曰》卽谷風。 又《韻會》竹溝曰谷。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 《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又壑谷,窟室也。 《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 《註》地室也。 又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 《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又地名。 《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 《杜註》卽祝其也。 又郡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 《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𨻰留郡。 又山名。 《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又姓。漢有谷永。 又複姓。金有夾谷謝奴。 《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又《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𠀤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又姓。北魏有谷渾氏。 又吐谷渾氏。 《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盧谷切,音鹿。 《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 《註》谷蠡,音鹿離。 又叶乞約切,音却。 《史記·龜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又叶魚律切,音聿。 《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 《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
考證:〔《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謹照原文溪改谿。〔《左傳·襄三十年》鄭伯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謹照原文鄭伯下增有字。安在改焉在。
《論壇交流》
|
| 汩 | |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拼音:gǔ , yù , hú 注音:ㄍㄨˇ , ㄩˋ , ㄏㄨˊ
倉頡:EA
统一碼:6C69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07頁,第1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903-2904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于筆切《集韻》《韻會》越筆切,𠀤音䫻。水流也。與𡿯同。 《楚辭·九章》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 《王逸註》汩流也。 又疾貌。 《揚子·方言》汩遙,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遙。 《司馬相如·上林賦》滭沸宓汩。 《註》宓汩,去疾也。 又淨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 《註》汩,淨貌。 又汩越,光明貌。 《何晏·景福殿賦》羅疎柱之汩越。 又拂汩,鼓動之貌。 《揚雄·甘泉賦》帷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靚深。汨mì,gǔ、汩。
《論壇交流》
|
| 𨵃 | |
部首:門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5 拼音:guā , fǔ , yuè 注音:ㄍㄨㄚ , ㄈㄨˇ , ㄩㄝˋ
倉頡:ANNAU
统一碼:28D43
卷別:〈備考 戌集〉
同文書局本:1622頁,第11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699-7700頁,第27字 查看掃描頁
《五音篇海》音刮。
《論壇交流》
|
| 𧤯 | |
部首:角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8 拼音:guó , yuè 注音:ㄍㄨㄛˊ , ㄩㄝˋ
倉頡:NBWIM
统一碼:2792F
卷別:〈酉集上〉
同文書局本:1144頁,第2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475-5476頁,第12字 查看掃描頁
《玉篇》與摑同。 又《集韻》與篗同。
《論壇交流》
|
| 㵄 | |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5 拼音:hàn , yù 注音:ㄏㄢˋ , ㄩˋ
倉頡:EIRK
统一碼:3D44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46頁,第2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079-3080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說文》古文漢字。註詳上。
《論壇交流》
|
| 釪 | 简化字:𰽗 |
部首:金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3
總筆畫:11 拼音:huá , yú 注音:ㄏㄨㄚˊ , ㄩˊ
倉頡:CMD
统一碼:91EA
卷別:〈戌集上〉
同文書局本:1296頁,第2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211-6212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羽俱切《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于。錞釪,樂器,形如鐘,以和鼓。亦作淳于。譌作將于。 又《博雅》鐏也。 《揚子·方言》鐏謂之釪,或謂之鐓。 又《字彙補》鉢釪,僧家飯器。 《世說新語》王劉聽林公講,王語劉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東聽。王又曰:自是鉢釪後王何人也。
《論壇交流》
|
| 垸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拼音:huán , yuàn 注音:ㄏㄨㄢˊ , ㄩㄢˋ
倉頡:GJMU
统一碼:57B8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29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1065-1066頁,第12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完。 《說文》以桼和灰而䰍也。一曰補垸。 《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 《註》垸,量名,讀爲丸。 《疏》其垸是稱量之名,非斛量之號。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義同。
考證:〔《說文》以桼和灰而髹也。〕 謹照原文髹改爲䰍。〔《註》垸,量名,秤之則重三垸。《疏》桼之乾,以石磨平之也。〕 謹按周禮冶氏註疏無此文,謹照原文改註垸量名,讀爲丸。疏其垸是稱量之名,非斛量之號。
《論壇交流》
|
| 䈠 | |
部首:竹
部首筆畫:6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5 拼音:huǎn , yuàn 注音:ㄏㄨㄢˇ , ㄩㄢˋ
倉頡:HBME
统一碼:4220
卷別:〈未集上〉
同文書局本:893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4263-4264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于眷切,音瑗。斷竹也。 又《集韻》戸管切,音緩。 《博雅》𥮩䈠,𥳑也。
《論壇交流》
|
| 喛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拼音:huàn , yuán , xuǎn , hé 注音:ㄏㄨㄢˋ , ㄩㄢˊ , ㄒㄩㄢˇ , ㄏㄜˊ
倉頡:RBME
统一碼:559B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99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919-920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火貫切《集韻》呼玩切,𠀤音煥。 《玉篇》喛呼。 又《揚子·方言》喛,恚也,秦晉曰喛,不欲譍而强答之意也。 又《揚子·方言》喛,哀也。 《註》喛,哀而恚也,音段。◎按喛無段音,疑誤。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𠀤音暄。 《廣韻》恐懼。 《集韻》愁也。 又《集韻》恚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哀也。 又虎猥切,音賄。義同。 又胡戈切,音和。嘽喛,泣貌。 又火遠切,諼上聲。本作咺。詳前咺字註。
《論壇交流》
|
| 煇 | 简化字:𪸩 |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3 拼音:huī , hún , yùn , xūn , xuàn 注音:ㄏㄨㄟ , ㄏㄨㄣˊ , ㄩㄣˋ , ㄒㄩㄣ , ㄒㄩㄢˋ
倉頡:FBJJ
统一碼:7147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75頁,第27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225-3226頁,第1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况韋切《廣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韻會》吁歸切,𠀤音揮。 《說文》光也。 《玉篇》燿光也。 《易·大畜》剛健篤實煇光。 《禮·玉藻》煇,如也。 又《樂記》德煇動于內。 又《前漢·平帝紀》分京師置前煇,光後丞烈二郡。 又《集韻》火之光。 又《廣韻》同輝暉。 《集韻》或作煒。 又《集韻》許云切,音熏。 《張衡·西京賦》金戺玉階,彤庭煇煇。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又《集韻》灼也。 《史記·呂后紀》去眼煇耳。 《唐韻正》張弨曰:煇,从火,其用皆熏燎之屬。俗攺从光。 又《集韻》許元切,音萱。光也。 又《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𠀤音䰟。 《廣韻》赤色。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𠀤音混。 《廣韻》煇煌,光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煥炳煇煌。 《集韻》本作焜。 又《集韻》呼願切,音楥。本作韗。治鼓工也。 《禮·祭統》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惠下之道也。 《註》煇,周禮作韗。謂韗磔皮革之官。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周禮·春官·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 《註》煇,日光炁也。 《張率·舞馬賦》在庸臣之方剛,有從軍之大願,必自兹而展采,將同畀于庖煇。 又與暈,運通。 《周禮·春官·保章氏註》日有薄食暈珥。 《釋文》暈,本又作煇。亦作運。
《論壇交流》
|
| 矆 | |
部首:目
部首筆畫:5
部外筆畫:14
總筆畫:19 拼音:huò , xuē , yuè , wò 注音:ㄏㄨㄛˋ , ㄒㄩㄝ , ㄩㄝˋ , ㄨㄛˋ
倉頡:BUTOE
统一碼:77C6
卷別:〈午集中〉
同文書局本:819頁,第2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915-3916頁,第2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許縛切《集韻》怳縛切,𠀤况入聲。 《說文》大視也。 又矆睒,電光也。 《木華·海賦》䨹昱絕電,百色妖露,呵㗵掩鬱,矆睒無度。 《註》言羣妖吞吐光色,眩惑無定也。 《玉篇》亦作䂄。 又《集韻》屋虢切,音擭。視遽貌。或作蒦。
《論壇交流》
|
| 𧯱 | |
部首:豆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5 拼音:huò , yù 注音:ㄏㄨㄛˋ , ㄩˋ
倉頡:MTIRM
统一碼:27BF1
卷別:〈酉集中〉
同文書局本:1192頁,第2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709-5710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字彙》乙六切,音郁。豆也。
《論壇交流》
|
| 䰥 | |
部首:鬼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8 拼音:huò , yù 注音:ㄏㄨㄛˋ , ㄩˋ
倉頡:IMHUI
统一碼:4C25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62頁,第2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95-6996頁,第16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雨逼切《集韻》越逼切,𠀤音域。小兒鬼。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穫北切,𠀤音或。鬼䰥旋風。 《類篇》一說鬼因風伺人。
《論壇交流》
|
| 蠖 | |
部首:虫
部首筆畫:6
部外筆畫:14
總筆畫:20 拼音:huò , yuè 注音:ㄏㄨㄛˋ , ㄩㄝˋ
倉頡:LITOE
统一碼:8816
卷別:〈申集中〉
同文書局本:1101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267-5268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正韻》烏郭切《韻會》屋郭切,𠀤音艧。 《說文》尺蠖,屈伸蟲也。 《爾雅·釋蟲》蠖,尺蠖。 《註》蝍𧑙。 《揚子·方言》蝍𧑙謂之尺蠖。 《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埤雅》今人布指求尺,一縮一伸,如蠖之步,謂之尺蠖,豈放是乎。尺蠖似蠶,食葉,老亦吐絲作室。 又桑上蟲也。 《韓愈詩》桑蠖見虛指。 又《集韻》王縛切,音籰。蠖略,行步進止之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 又蠖濩,退藏貌。 《揚雄·甘泉賦》蜵蜎蠖濩之中。 又溫蠖,猶昬憒。 《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論壇交流》
|
| 𠴫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拼音:jì , cù , yù , zhù 注音:ㄐㄧˋ , ㄘㄨˋ , ㄩˋ , ㄓㄨˋ
倉頡:RYFE
统一碼:20D2B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93頁,第2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895-896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𠀤前歷切,音寂。 《說文》𠴫嗼也。 《玉篇》𠴫嗼而無聲,言安靖也。 又《廣韻》《集韻》𠀤子六切,音蹙。義同。 又歎也。 又《集韻》之六切,音祝。𠴫𠴫,歎聲。 又《類篇》于六切,音哊。行平易也。或省作𠱙。
《論壇交流》
|
| 囝 | |
部首:囗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拼音:jiǎn , nān , yuè 注音:ㄐㄧㄢˇ , ㄋㄢ , ㄩㄝˋ
倉頡:WND
统一碼:56DD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216頁,第2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999-1000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九件切,音蹇。閩人呼兒曰囝。 《正字通》閩音讀若宰。 《靑箱雜記》唐取閩子爲宦官,顧况有哀囝詩。 又有囝別郎罷,郎罷別囝詩,以寓諷。郎罷,閩人呼父也。 又《集韻》魚厥切,音刖。與月同。唐武后作。
《論壇交流》
|
| 僪 | |
部首:人
部首筆畫:2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4 拼音:jú , yù 注音:ㄐㄩˊ , ㄩˋ
倉頡:ONHB
统一碼:50EA
卷別:〈子集中〉
同文書局本:117頁,第2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19-520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集韻》古穴切,音玦。狂也。 《玉篇》引甘泉宮賦,捎夔䰧而抶僪狂。本亦作獝。 又日旁氣。 《呂氏春秋》其日有𨷖蝕,有倍僪,有暈珥。
考證:〔《玉篇》引甘泉宮賦,捎夔䰧而扶僪狂。〕 謹照原文扶改抶。
《論壇交流》
|
| 貗 | 简化字:𫎌 |
部首:豸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8 拼音:jù , yú 注音:ㄐㄩˋ , ㄩˊ
倉頡:BHLLV
统一碼:8C97
卷別:〈酉集中〉
同文書局本:1203頁,第1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757-5758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其矩切《集韻》郡羽切,𠀤音寠。 《爾雅·釋獸》貒子貗。 《註》貒,豚也。一名貛。 《疏》貒,獸。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後漢·和帝紀》旄牛徼外白狼、貗薄夷率種人內屬。 又《集韻》龍珠切,音慺。義同。
《論壇交流》
|
| 焆 | |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拼音:juān , yè , yuè , yuān 注音:ㄐㄩㄢ , ㄧㄝˋ , ㄩㄝˋ , ㄩㄢ
倉頡:FRB
统一碼:7106
卷別:〈巳集中〉
同文書局本:672頁,第18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211-3212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於決切《集韻》一決切,𠀤音抉。 《說文》焆焆,煙貌。 《玉篇》火光也。 《類篇》火始然也。 又《廣韻》《集韻》𠀤於列切,音𠱝。煙氣。 又《集韻》娟悅切,音妜。義同。亦作炔。 又古穴切,音玦。義同。 又《廣韻》古懸切《集韻》圭懸切,𠀤音涓。 《廣韻》明也。 又《集韻》《類篇》𠀤縈懸切,音淵。火貌。𠱝字原从肙。
《論壇交流》
|
| 捐 | |
部首:手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拼音:juān , yuán 注音:ㄐㄩㄢ , ㄩㄢˊ
倉頡:QRB
统一碼:6350
卷別:〈卯集中〉
同文書局本:434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073-2074頁,第7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與專切《集韻》《韻會》余專切,𠀤音沿。 《說文》弃也。 《前漢·竇嬰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又《增韻》除去也,損也。 《史記·吳起傳》捐不急之官。 又病死曰捐瘠。 《列子·楊朱篇》生相憐,死相捐。 又《正韻》于權切,音員。義同。 又叶于倫切,音筠。 《陸雲詩》靑雲方乗,芳餌可捐。達觀在一,萬物自賔。
俗捐字。別見七畫。捐字原从䏍作。
《論壇交流》
|
| 涓 | |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拼音:juān , yuàn , xuàn 注音:ㄐㄩㄢ , ㄩㄢˋ , ㄒㄩㄢˋ
倉頡:ERB
统一碼:6D93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27頁,第2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991-2992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𠀤音蠲。 《說文》小流也。爾雅曰汝爲涓。 《家語金人銘》涓涓不壅,終爲江河。 又水名。 《水經注》涓水。出陸渾西山。 又《水經注》濰水逕諸縣故城,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 又擇也。 《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 又除也。 《前漢·郊祀歌》涓選休成。 《註》除惡選取美成者也。 又潔也。 《吳語》乃見其涓人。 《註》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潔者也。 又姓。 《列仙傳》有齊人涓子常。 又《集韻》縈絹切,音䬼。涓澴,流貌。 又與泫通。 《列子·周𥠇王篇》乃涓然而泣。 《註》涓,讀爲泫。
《論壇交流》
|
| 崛 | |
部首:山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拼音:jué , yù 注音:ㄐㄩㄝˊ , ㄩˋ
倉頡:USUU
统一碼:5D1B
卷別:〈寅集中〉
同文書局本:314頁,第14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1495-1496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勿切,音倔。 《說文》山短高也。从山屈聲。 又《增韻》勃起曰崛起。 《揚雄·甘泉賦》洪臺崛其獨出兮。 又《集韻》亦作崫。 《左思·蜀都賦》崫巍巍以峨峨。 《註》崫,特起也。 又《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義同。 《集韻》亦作𡶏。 又作𥖚。
《論壇交流》
|
| 鐍 | 简化字:𫔎 |
部首:金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20 拼音:jué , yù 注音:ㄐㄩㄝˊ , ㄩˋ
倉頡:CNHB
统一碼:940D
卷別:〈戌集上〉
同文書局本:1322頁,第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325-6326頁,第4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𠀤古穴切,音玦。 《玉篇》環有舌者。與觼同。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佩綬相迎,故曰縌。紫綬以上,縌綬之閒,得施玉鐶鐍。 又玉鐍。 《前漢·天文志·背穴註》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如淳曰: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扃鐍,箱篋前鎖處也。 《莊子·胠篋篇》固扃鐍。 《註》鐍,古穴反。紐也。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錐也。
《論壇交流》
|
| 均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拼音:jūn , yùn 注音:ㄐㄩㄣ , ㄩㄣˋ
倉頡:GPMM
统一碼:5747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24頁,第31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1047-1048頁,第9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𠀤音鈞。 《說文》平也。 《詩·小推》大夫不均。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 《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又調也。 《詩·小雅》六轡旣均。 又徧也。 《易·說卦》坤爲均。 《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又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又造瓦之具,旋轉者也。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又樂器。 《禮·樂記》樂所以立均。 《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後漢·律歷志》冬夏至,𨻰八音,聽五均。 《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又均服,戎服也。 《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亦作袀。 又地名。均,古麇國,在襄陽。 《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后遷帝房州。 又遷于均。 又《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𠀤音韻。 《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又與專切,音沿。 《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 《鄭元曰》均讀沿。 又叶古頑切,音鰥。 《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又通作鈞。 《書·泰誓》厥罪惟鈞。 又或作旬。 《禮·內則》旬而見。 《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 《註》均古通旬。別作𡉲。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鈞齊天下之政。〕 謹照原文鈞改均。〔又地名。均,古麋國,在襄陽。〕 謹按春秋左傳有麇國無麋國,麋改麇。
《論壇交流》
|
| 𧥺 | 简化字:𬣝 |
部首:言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4
總筆畫:11 拼音:jùn , yùn 注音:ㄐㄩㄣˋ , ㄩㄣˋ
倉頡:YRPMM
统一碼:2797A
卷別:〈酉集上〉
同文書局本:1151頁,第19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509-5510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廣韻》《集韻》𠀤九峻切,音呁。欺言也。或作訇。 又《玉篇》居俊切《集韻》均俊切,𠀤均去聲。 又《廣韻》《集韻》𠀤下珍切,音礥。義𠀤同。 《正字通》《六書統》訇,大篆作𧥺,于訓切,和也,與韻同。訓欺言,誤。
《論壇交流》
|
| 丂 | |
部首:一
部首筆畫:1
部外筆畫:1
總筆畫:2 拼音:kǎo , qiǎo , yú 注音:ㄎㄠˇ , ㄑㄧㄠˇ , ㄩˊ
倉頡:MVS
统一碼:4E02
卷別:〈子集上〉
同文書局本:75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315-316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𠀤苦浩切,音考。 《說文》氣欲舒出,𠃑上礙於一也。 又《玉篇》古文巧字。註詳工部二畫。
《論壇交流》
|
| 块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拼音:kuài , yué 注音:ㄎㄨㄞˋ , ㄩㄝˊ
倉頡:GDK
统一碼:5757
卷別:〈備考 丑集〉
同文書局本:1590頁,第123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7583-7584頁,第26字 查看掃描頁
《篇海類編》音月。
(塊)《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怪切《韻會》苦潰切《正韻》苦夬切,𠀤音蒯。《說文》墣也。《博物志》徐州人謂塵土爲蓬塊。《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衞,衞不爲禮,出于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 又《儀禮·喪服》凡喪居倚廬,寢苦枕塊。 又造物之名曰大塊。《莊子·大宗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郭璞·江賦》煥大塊之流形。 又壘塊,胷中不平也。《世說》晉阮籍胷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又銜塊,請罪也。《唐書·𤣥宗紀》天寶末,安祿山反,帝欲禪位太子。楊貴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 又孑也。一曰楚人謂我曰塊。《楚辭·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陸機·文賦》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 又《類篇》苦會切,音檜。義同。 又與蕢通。互見凷字註。
《論壇交流》
|
| 髺 | |
部首:髟
部首筆畫:10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6 拼音:kuò , yuè 注音:ㄎㄨㄛˋ , ㄩㄝˋ
倉頡:SHHJR
统一碼:9AFA
卷別:〈亥集上〉
同文書局本:1454頁,第1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6955-6956頁,第14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活切,音括。 《說文》本作䯺,潔髮也。 《儀禮·士喪禮》主人髺髮,袒。 《疏》髺髮者,去筓纚而紒。 《韻會》或作鬠。通作括。 又《集韻》戸括切,音活。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凡陶旊之事,髺墾薜暴不入市。 《註》鄭司農云:髺讀爲刮。康成謂:髺讀爲跀。 《疏》跀謂器不正𢽽邪者也。
《論壇交流》
|
| 櫟 | 简化字:栎 |
部首:木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15
總筆畫:19 拼音:lì , luò , yuè 注音:ㄌㄧˋ , ㄌㄨㄛˋ , ㄩㄝˋ
倉頡:DVID
统一碼:6ADF
卷別:〈辰集中〉
同文書局本:560頁,第30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2669-2670頁,第1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卽狄切,音歷。 《說文》木也。 《邢昺曰》似樗之木。 《詩·秦風》山有苞櫟。 《疏》引《爾雅》云:櫟,其實梂,橡也。 《陸璣疏》秦人謂柞櫟爲櫟,其子房生爲梂。河内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 又不材之木也。 《莊子·人閒世》匠石見櫟社樹,其大蔽牛,觀者如市,匠石不顧。 又不生火之木也。 《淮南子·時則訓》十二月,其樹櫟。 《高誘註》木不生火,惟櫟爲然。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 又鳥名。 《山海經》天帝之山有鳥,黑文而赤翁,名曰櫟。 又與擽通。 《詩·周頌》鞉磬柷圉。 《疏》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 又《唐韻》以灼切,音鑰。櫟陽,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左馮翊。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地名。在晉。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詩·秦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駁。 《唐韻》櫟駁通叶,無二音。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 《史記·楚元王世家》㛮詳爲羹盡櫟釜。 《漢書》作轑釜。
考證:〔《詩·秦風》山有苞櫟。《註》引爾雅云。〕 謹照原文註改疏。〔陸璣疏河南人謂木蓼爲櫟。秦風苞櫟從其方土之言柞櫟也。〕 謹照原文南改内。秦風以下改爲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淮南子·時則訓》官獄其樹櫟。〕 謹照原文文義,官獄爲十二月三字。
《論壇交流》
|
| 貍 | |
部首:豸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4 拼音:lí , mái , yù 注音:ㄌㄧˊ , ㄇㄞˊ , ㄩˋ
倉頡:BHWG
统一碼:8C8D
卷別:〈酉集中〉
同文書局本:1201頁,第25字 查看掃描頁 武英殿本:5751-5752頁,第5字 查看掃描頁
《唐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 《集韻》或作𧳟。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𠫗。 《說文》伏獸似貙。 《正字通》貍,野貓也。有數種:大小似狐,毛雜黃黑,有斑如貓。員頭大尾者爲猫貍,善竊雞鴨。斑如貙虎,方口銳頭者爲虎貍,食虫、䑕、果實。似虎貍,尾黑白錢文相閒者爲九節貍,皮可爲裘領。文如豹而作麝香氣者爲香貍,卽靈貓也。南方有白面尾似狐者爲牛尾貍,亦名白面貍。 又登州有貍頭魚尾者,名海貍。 《書·禹貢》熊羆狐貍織皮。 《左傳·定九年》晳白而衣貍製。 《疏》謂黃貍皮也。 又《周禮·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 《註》貍,善撙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量侯道法之也。 又《儀禮·大射》奏貍首。 《註》貍首,逸《詩》曾孫也。貍之言不來也。 又《禮·檀弓》貍首之斑然。 《註》文采似貍之首。 又《集韻》謨皆切,音霾。本作薶。 《論衡》小盜薶步䑕竊。 又或作埋。 《五經文字》貍,經典或借用爲埋字。 《周禮·天官·鼈人》以時簎魚鼈龜蜃凡貍物。 《註》自貍藏伏於泥中者。 又《春官·大宗伯》以貍沈祭山林川澤。 又《集韻》暮拜切,音韎。義同。 又《集韻》《韻會》𠀤紆勿切,音鬱。臭也。 《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 《廣韻》俗作狸。
《論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