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檢索》支持字或詞檢索。《筆畫檢索》請輸入數字。《全文檢索》至少輸入兩個漢字。
《拼音檢索》請輸入拼音英文字母。《倉頡檢索》請輸入倉頡英文字母,支持*號模糊查尋。
注音:ㄛ˙
| 桲 | |
部首:木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拼音:bó , po 注音:ㄅㄛˊ , ㄆㄛ˙
倉頡:DJBD
统一碼:6872
卷別:〈辰集中〉
同文書局本:527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517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韻會 正韻 蒲沒切 集韻 薄沒切,𠀤音勃。 玉篇 今連枷,所以打穀也。 揚子·方言 齊、楚、江、淮閒謂之桲。 博雅 杖也。 又 廣韻 榲桲,果名。似𣙁。 洛陽花木記 梨之別種二十七,榲桲其一也。
《論壇交流》
|
| 和 | 古文:咊、龢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拼音:hé , hè , hú , huó , huò , huo 注音:ㄏㄜˊ , ㄏㄜˋ , ㄏㄨˊ , ㄏㄨㄛˊ , ㄏㄨㄛˋ , ㄏㄨㄛ˙
倉頡:HDR
统一碼:548C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85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857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正韻 戸戈切 集韻 韻會 胡戈切,𠀤音禾。 廣韻 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 書·堯典 協和萬邦。 又 舜典 律和聲。 易·乾卦 保合太和。 中庸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又 書·堯典 乃命羲和。 註 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又 詩·小雅 和鸞雝雝。 傳 在軾曰和,在鑣曰鸞。 疏 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 廣韻 本作鉌。 又 爾雅·釋樂 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 註 和,十三簧。 又 周禮·夏官·大司馬 以旌爲左右和之門。 註 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 戰國策 與秦交和而舍。 又 諡法 不剛不柔曰和。 又和夷,地名。 書·禹貢 和夷底績。 又雲和,地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 雲和之琴瑟。 又 廣韻 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又 韻會 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又 廣韻 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又 正字通 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又 松陵集 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胡臥切,禾去聲。 廣韻 聲相應。 易·中孚 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又 爾雅·釋樂 徒吹謂之和。 又 集韻 調也。 禮·檀弓 竽笙備而不和。 又 禮運 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 註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又 禮器 甘受和。 釋文 和,戸臥反。 周禮·天官 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論壇交流》
|
| 蔔 | 简化字:卜 |
部首:艸
部首筆畫:6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7 拼音:bo 注音:ㄅㄛ˙
倉頡:TPMW
统一碼:8514
卷別:〈申集上〉
同文書局本:1054頁,第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5039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唐韻 同菔。 又薝蔔,花名。
《論壇交流》
|
| 卜 | 古文:𠁡 |
部首:卜
部首筆畫:2
部外筆畫:0
總筆畫:2 拼音:bǔ , pū , bo 注音:ㄅㄨˇ , ㄆㄨ , ㄅㄛ˙
倉頡:Y
统一碼:535C
卷別:〈子集下〉
同文書局本:157頁,第25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3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博木切,音樸。 說文 灼剝龜也。象炙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縱橫也。 周禮·春官·大卜註 問龜曰卜。 禮·曲禮 龜爲卜,筴爲筮。 詩·大雅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 春秋·元命包 古司怪主卜。 又 爾雅·釋詁 卜,予也。 註 卜,賜予也。 疏 予卽與也。 詩·小雅 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又姓。 韻會 孔子弟子卜商。
《論壇交流》
|
| 噃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5 拼音:fān , bo 注音:ㄈㄢ , ㄅㄛ˙
倉頡:RHDW
统一碼:5643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208頁,第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961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集韻 孚袁切,音翻。聲也。 又符袁切,音煩。義同。
《論壇交流》
|
| 囉 | 简化字:啰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19
總筆畫:22 拼音:luó , luō , luo 注音:ㄌㄨㄛˊ , ㄌㄨㄛ , ㄌㄨㄛ˙
倉頡:RWLG
统一碼:56C9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215頁,第1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993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魯何切 集韻 韻會 良何切 正韻 郎何切,𠀤音羅。 廣韻 囉,歌詞。 集韻 歌助聲。 王褒·洞簫賦 行鍖銋以龢囉。 註 龢囉聲迭蕩相雜貌。 又 廣韻 嘍囉也。 又一曰小兒語也。 又 集韻 利遮切,音儸囉嗻,多言。 又朗可切,音砢。聲也。 又郎佐切,音邏。歌也。
《論壇交流》
|
| 羅 | 简化字:罗 |
部首:网
部首筆畫:6
部外筆畫:14
總筆畫:20 拼音:luó , luō , luo 注音:ㄌㄨㄛˊ , ㄌㄨㄛ , ㄌㄨㄛ˙
倉頡:WLVFG
统一碼:7F85
卷別:〈未集中〉
同文書局本:950頁,第1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4536頁,第8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魯何切 集韻 韻會 良何切 正韻 朗何切,𠀤音蘿。 說文 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 鳥罟謂之羅。 註 謂羅絡之。 詩·王風 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 掌羅烏鳥。 又 類篇 帛也。 釋名 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 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 廣雅 羅,列也。 楚辭·九歌 羅生兮堂下。 註 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 羅人欲伐之。 註 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 遂自投汨羅。 註 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 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 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 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 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 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 集韻 鄰知切,音離。義同。 又 集韻 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論壇交流》
|
| 過 | 简化字:过 |
部首:辵
部首筆畫:7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6 拼音:guò , guō , guo , huò 注音:ㄍㄨㄛˋ , ㄍㄨㄛ , ㄍㄨㄛ˙ , ㄏㄨㄛˋ
倉頡:YBBR
统一碼:904E
卷別:〈酉集下〉
同文書局本:1261頁,第2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6042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古臥切,戈去聲。 玉篇 度也,越也。 正韻 超也。 易·繫辭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禮·檀弓 過之者,俯而就之。 史記·贾生傳 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 書·大禹謨 宥過無大。 註 過者,不識而誤犯也。 前漢·文帝紀 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 周禮·天官·大宰 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 史記·項羽紀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古禾切,音戈。 廣韻 經也。 書·禹貢 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 釋名 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 左傳·襄四年 處澆于過。 註 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㵎名。 詩·大雅 溯其過㵎。 又姓。 後漢·劉陶傳 過晏之徒。 註 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 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考證:〔 史記·賈誼傳 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贾生。 又原文無殆字今省。〔 史記·高帝紀 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將軍改大王。〔 釋名 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今照改。
《論壇交流》
|
| 喔 |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拼音:wō , wū , ō , o 注音:ㄨㄛ , ㄨ , ㄛ , ㄛ˙
倉頡:RSMG
统一碼:5594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98頁,第2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917頁,第6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閱
网典:按此查閱
廣韻 於角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乙角切,𠀤音渥。 說文 雞聲也。 韓愈·送楊凝賀正旦詩 天星牢落雞喔咿。 又 廣韻 喔咿,强顏貌。詳前咿字註。 又 集韻 烏谷切,音屋。雉聲。 又 楚辭·九思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衆多兮阿媚,委靡兮成俗。
《論壇交流》
|
|
|
歡迎光臨!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