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檢索》支持字或詞檢索。《筆畫檢索》請輸入數字。《全文檢索》至少輸入兩個漢字。
《拼音檢索》請輸入拼音英文字母。《倉頡檢索》請輸入倉頡英文字母,支持*號模糊查尋。
《字頭檢索》
字頭:唐時升
| 唐 | 古文:啺、𣉺、𡃯 |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拼音:táng 注音:ㄊㄤˊ
倉頡:ILR
统一碼:5510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92頁,第1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890頁,第2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徒郎切,音堂。 說文 大言也。从口庚聲。 莊子·天下篇 荒唐之言。 又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 瑉玉旁唐。 註 郭璞云:旁唐,盤薄。 又國名。 玉篇 堯稱唐者蕩蕩,道德至大之貌。 書·五子之歌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疏 韋昭云: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按書傳皆言堯以唐侯升爲天子,不言封於陶唐。陶唐二字,或共爲地名,未必如昭言也。 又 詩·唐風疏 唐者,成王母弟叔虞所封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 又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 中山國唐縣。 註 故堯國也,唐水在西。 詩·唐風疏 皇甫謐曰: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爲天子,都平陽,於詩爲唐國,則唐國爲平陽也。 又魯地。 春秋·隱二年 公及戎盟于唐。 註 高平方輿縣北有武唐亭。 又 戰國策 左濟右天唐。 註 謂高唐。 前漢·地理志 平原郡高唐。 註 桑欽言,漯水所出也。 又 武帝紀 南巡狩至於盛唐。 註 韋昭曰:在南郡。 又 地理志 會稽郡錢唐。 註 武林水所出。 又 後漢·光武紀 進屠唐子鄉。 註 唐子鄉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 廣韻 唐州,楚地。戰國時屬晉,後入於韓,秦屬南陽郡,後魏爲淮州,隋爲顯州,貞觀攺爲唐州,因唐城山爲名。 又姓。 廣韻 唐堯之後,子孫氏焉。 史記·秦本紀 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爲唐太后。 又 屈原傳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又唐山,複姓。 前漢·禮樂志 高祖唐山夫人。 又 詩·𨻰風 中唐有甓。 傳 中,中庭也。唐,堂途也。 疏 爾雅釋宮云:廟中路謂之唐,堂途謂之𨻰。李巡曰:唐,廟中路名。孫炎引詩中唐有甓。堂途,堂下至門之徑也。然則唐之與𨻰,廟庭之異名耳,其實一也。故云:唐,堂途也。 周語 陂唐汚庳,以鍾其美。 註 唐,俗本作塘。 說文 無塘字。 莊子·徐無鬼 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 註 唐子者,堂途給使令之人,猶周禮云門子耳。 又草名。 詩·鄘風 爰采唐矣。 傳 唐,蒙菜名。 爾雅·釋草 唐蒙,女蘿。女蘿,菟絲。 又弓名。 周禮·夏官·司弓矢 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 又叶徒紅切,音同。 歐陽修·楊諫議銘 震官太尉,四世以公。於陵正直,僕射於唐。
考證:〔 武帝紀 南巡狩至於盛唐。 註 韋昭曰:南郡。〕 謹照原文南郡上增在字。
《論壇交流》
|
| 時 | 古文:旹 简化字:时 |
部首:日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0 拼音:shí 注音:ㄕˊ
倉頡:AGDI
统一碼:6642
卷別:〈辰集上〉
同文書局本:494頁,第2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58頁,第1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集韻 韻會 市之切 正韻 辰之切,𠀤音蒔。 說文 四時也。 釋名 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 書·堯典 敬授人時。 傳 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又 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禮·孔子閒居 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淮南子·天文訓 隂陽之專精爲四時。 又 三月而爲一時。 又 韻會 辰也,十二時也。 又 廣韻 是也。 書·堯典 黎民於變時雍。 傳 時,是也。 詩·大雅 曰止曰時,築室于兹。 朱傳 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又 博雅 伺也。 論語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疏 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又 博雅 善也。 廣韻 中也。 又地名。 左傳·莊九年 戰于乾時。 註 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又姓。 廣韻 良吏傳有時苗。 何氏姓苑 云:今鉅鹿人。 又與塒同。 詩·王風 雞棲于塒。 釋文 塒,本亦作時。 又 韻補 叶上紙切。 王粲·七釋 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又叶側吏切。 屈原·離騷 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論壇交流》
|
| 升 | |
部首:十
部首筆畫:2
部外筆畫:2
總筆畫:4 拼音:shēng 注音:ㄕㄥ
倉頡:HT
统一碼:5347
卷別:〈子集下〉
同文書局本:156頁,第3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21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識蒸切 集韻 韻會 書蒸切,𠀤音陞。 說文 籥也。十合爲升。 前漢·律歷志 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 又成也。 禮·樂記 男女無辨則亂升。 又 廣韻 布八十縷爲升。 禮·雜記 朝服十五升。 又卦名。 易·升卦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又降之對也。 書·畢命 道有升降。 註 猶言有隆有汙也。 又登也,進也。 詩·小雅 如日之升。 易·坎象 天險不可升也。 又 前漢·梅福傳 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論壇交流》
|
|
|
歡迎光臨!
古今人名
劉翊    凱撒    宰予 夏侯湛    李鐸    李方膺 彭任    張籍    胡應麟 王維    耿弇    蔣尊禕 金性堯    金性堯    錢保和 一顧    吳淡如    丹桂 存墨    月桂    慕兒 方君瑛    楊玉環    碧妍 甄洛    潤慧    魚玄機 鍾同碧    訪旋    許秀蘅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