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檢索》支持字或詞檢索。《筆畫檢索》請輸入數字。《全文檢索》至少輸入兩個漢字。
《拼音檢索》請輸入拼音英文字母。《倉頡檢索》請輸入倉頡英文字母,支持*號模糊查尋。
《字頭檢索》
字頭:施之常
| 施 | 古文:𢒃、𠇜、𠤒 |
部首:方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5
總筆畫:9 拼音:shī , yì , shǐ 注音:ㄕ , ㄧˋ , ㄕˇ
倉頡:YSOPD
统一碼:65BD
卷別:〈卯集下〉
同文書局本:482頁,第1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2300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式支切 集韻 韻會 商支切 正韻 申支切,𠀤音詩。 說文 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註 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 書·益稷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 詩·邶風 得此戚施 傳 戚施,不能仰者。 箋 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 詩·王風 將其來施施。 傳 施施,難進之意。 箋 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 釋文 施如字。 孟子 施施從外來。 趙岐註 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 音義 丁如字,張音怡。 又 周禮·天官·內宰 施其功事。 註 施,猶賦也。 又 禮·祭統 施于蒸彝鼎。 註 施,猶著也。 又 晉語 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註 施,𨻰其尸也。 又 玉篇 張也。 增韻 用也,加也。 又姓。 左傳·桓九年 施父。 註 魯大夫。 禮·雜記 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 註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施智切,音翅。惠也,與也。 易·乾卦 德施普也。 又 雲行雨施。 禮·曲禮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左傳·僖二十四年 報者倦矣,施者未厭。 註 施,功勞也。 增韻 凡施設之施,平聲。施與之施,𠀤平去通押。 又 集韻 韻會 𠀤以豉切,音易。 詩·周南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傳 施,移也。 又 詩·大雅 施于孫子。 箋 施,猶易也,延也。 又 儀禮·喪服 絕族無施服。 註 在旁而及曰施。 又 集韻 韻會 𠀤賞是切,詩上聲。捨也,攺易也。通作弛。 周禮·天官·少宰 治其施舍。 註 施舍,不給役者也。 論語 君子不施其親。 何晏註 施,易也。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 後漢·光武紀 將衆部施𠛬屯北邊。 註 施,讀曰弛。弛,解也。 又 集韻 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 史記·衞綰傳 劒人之所施易。 註 施,讀曰移。 又 史記·賈生傳 庚子日施兮。 註 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又 韻補 叶詩戈切。 漢·高祖戚夫人歌 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論壇交流》
|
| 之 | 古文:㞢 |
部首:丿
部首筆畫:1
部外筆畫:3
總筆畫:4 拼音:zhī , zhū , zhì 注音:ㄓ , ㄓㄨ , ㄓˋ
倉頡:INO
统一碼:4E4B
卷別:〈子集上〉
同文書局本:82頁,第4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45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正韻 止而切 集韻 韻會 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 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 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 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 之,適也。 朱傳 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 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 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 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 之子于歸。 註 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 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 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 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 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 姓苑 。 又 郝敬讀書通 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 舍旃舍旃。 又 魏風 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 韻補 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 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 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考證:〔 禮·文王世子 冬亦如之。〕 謹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論壇交流》
|
| 常 | |
部首:巾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拼音:cháng 注音:ㄔㄤˊ
倉頡:FBRLB
统一碼:5E38
卷別:〈寅集中〉
同文書局本:333頁,第12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1583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市羊切 集韻 韻會 辰羊切,𠀤音裳。 玉篇 恆也。 正韻 久也。 易·坤卦 後得主而有常。 繫辭 動靜有常。 詩·周頌 𨻰常于時夏。 箋 謂𨻰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 朱傳 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 書·舜典愼徽五典傳 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又 五品傳 五品,謂五常。 疏 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 荀子·九家易 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 詩·魯頌 居常與許。 傳 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 毗陵郡平𨻰置常州。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 常山郡。 註 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 史記·夏本紀 常衞旣從。 註 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 書·禹貢 作恆。 又旂名。 周禮·春官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 又 王建大常。 釋名 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 詩·小雅 載是常服。 傳 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 廣韻 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 釋名 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 常棣。 註 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 詩·小雅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 廣韻 出河內。 前漢·常惠傳 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 說文 下帬也。 徐鉉曰 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考證:〔 周禮·春官 司常掌九旂之物名,日月爲常。 又 王建太常。〕 謹照原文旂改旗太改大。
《論壇交流》
|
|
|
歡迎光臨!
古今人名
婁堅    丁嗣徵    司馬遷 周保緒    李商隱    彭繼勳 朱啓鈐    方彞    歸有光 牛頓    牛頓    蔣尊禕 高翔    蘇洵    謝眺 婭艷    塵霜    孫多慈 何香凝    徐鍾珮    思雨 月杳    若冰    沫然 王翠翹    畫芷    青寒 馮潤    韋香兒    郭女王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