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倉頡
康熙字典網上版

主頁 檢索系統 康熙字典體

同文書局版 武英殿版 渡部氏版

論壇 聯絡 倉頡之友 捐助本站


康熙字典檢索系統
字頭  全文  倉頡  部首 
筆畫  拼音  注音
選項:
全文 字頭
《字頭檢索》支持字或詞檢索。《筆畫檢索》請輸入數字。《全文檢索》至少輸入兩個漢字。
《拼音檢索》請輸入拼音英文字母。《倉頡檢索》請輸入倉頡英文字母,支持*號模糊查尋。

字頭檢索
字頭:關漢卿
  简化字:

   部首:門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9
   拼音:guān , wān , wǎn
   注音:ㄍㄨㄢ , ㄨㄢ , ㄨㄢˇ
   倉頡:ANVIT
  统一碼:95DC
   卷別:〈戌集上〉
同文書局本:1341頁,第9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6413頁,第3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古還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姑還切,𠀤音瘝。
  說文  以木橫持門戸也。
  韻會  要會也。
 又  玉篇  扃也。
  正韻  塞門也,門牡也。
 又關津。
  周禮·地官·司關  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
  註  界上之門也。
  禮·王制  關譏而不征。
  易·復卦  先王以至日閉關。
 又墓門也。
  周禮·春官·巾車  及墓,嘑啓關陳車。
  註  關,墓門也。
 又  集韻  通也。
  書·五子之歌  關石和鈞。
  疏  關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
  易·同人註  雖是同人卦下之辭,不關六二之義。
 又  韻會  關,所以閉也。
  楚辭·招魂  虎豹九關。
  註  使神虎豹,執其關閉。
 又  正字通  關策,猶關說也。
  史記·梁孝王世家  有所關說于景帝。
 又  博雅  驛也。
 又塞也。
 又  正韻  戾機也。
 又聮絡也。
 又涉也。
  後漢·張升傳  升少好學,多關覽。
  註  關,涉也。
 又由也。
  前漢·董仲舒傳  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
  註  關,由也。
 又穿也。
  禮·雜記  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
  疏  關,穿也。
 又三關。
  淮南子·主術訓  三關者,不可不愼守,謂耳目口不當妄視聽言也。
 又關藏。
  荀悅·申鑒  善養性者得其和,鄰臍三寸謂之關。關藏呼吸,以受四氣也。
 又關脉。
  史記·倉公傳  少陽初關一分。
  註  脉經云: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從寸至尺,名曰尺,澤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隂入,以關爲界。
 又關孔。
  周禮·冬官·車人·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首註  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
  疏  漢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爲之。
 又以柄關孔。
 又  史記·封禪書  因巫爲主人,關飮食。○按關卽索字意。
 又  韻會  閒關,崎嶇屈轉貌。
  後漢·荀彧傳  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武。
 又  正韻  關白也。
  前漢·王褒傳  進退得關其忠。
 又  正字通  閒關,車𤛉聲。
  詩·小雅  閒關,車之𤛉兮。
  傳  閒關,設𤛉也。
 又  正字通  關關,鳥鳴聲。
  詩·周南  關關雎鳩。
  傳  關關,和聲也。
 又斧名。
  後漢·馬融傳  揚關斧。
  註  關斧,斧名也。
 又地名。
  史記·項羽紀  行略定秦地函谷關。
  前漢·高帝紀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註  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
 又  集韻  亦姓。
 又  集韻  烏關切  正韻  烏還切,𠀤音彎。
  集韻  持弓關矢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  將注豹則關矣。
  註  關,引弓。
  釋文  烏環反。
  孟子  越人關弓而射之。
 又  韻補  叶圭懸切,音涓。
  劉歆·遂初賦  馳大行之嚴防,入天井之喬關。望庭燧之皦皦,飛旌旐之翩翩。
  盧諶·懷古詩  藺生在下位,繆子稱其賢。奉辭馳出境,伏軾徑入關。

考證:〔  周禮·春官·巾車  及墓,嘑啓關東車。〕 謹照原文東車改陳車。

《論壇交流》


  古文:㵄、𣶔      简化字:

   部首:水
 部首筆畫:4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5
   拼音:hàn , tān
   注音:ㄏㄢˋ , ㄊㄢ
   倉頡:ETLO
  统一碼:6F22
   卷別:〈巳集上〉
同文書局本:646頁,第17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3079頁,第1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呼旰切  集韻  虛旰切  韻會    正韻  虛汗切,𠀤音熯。水名。
  書·禹貢  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天河也。
  爾雅·釋天  箕斗之閒,漢津也。
  史記·天官書  漢者,亦金之散氣。
  揚泉·物理論  漢,水之精也。
  詩·大雅  倬彼雲漢。
 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
  廣輿記  今爲漢中府。
 又漢口,地名。
  廣輿記  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
  韻會  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又半漢,形容之辭。
  張衡·南都賦  天馬半漢。
 又  輟耕錄  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  孫穆·雞林類事  。
 又  集韻  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又  韻補  叶詩建切,音扇。
  繁欽賦  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考證:〔  史記·天官書  漢者,六金之散氣。〕 謹照原文六改亦。

《論壇交流》


  

   部首:卩
 部首筆畫:2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1
   拼音:qīng
   注音:ㄑㄧㄥ
   倉頡:HHAIL
  统一碼:537F
   卷別:〈子集下〉
同文書局本:160頁,第8字 按此查閱❗
 武英殿本:742頁,第4字 按此查閱❗
 國語辭典:按此查找❗
   网典:按此查找❗

  唐韻  去京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丘京切,𠀤音輕。
  說文  章也。从𠨍皀聲。
  徐曰  章善明理也。
 又嚮也。言爲人所歸嚮也。
  禮·王制  大國三卿,小國二卿。
  儀禮疏  諸侯兼官,但有三卿:司徒兼冢宰、司馬兼春官、司空兼秋官。
  玉篇  漢置正卿九:太常、光祿、太僕、衞尉、延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
  晉書·百官志  古者,天子諸侯皆名執政大臣曰正卿,自周後始有三公九卿之號。
 又  韻會  秦漢以來,君呼臣以卿。
  正韻  君呼臣爲卿,蓋期之以卿也。
 又  韻會  凡敵體相呼亦爲卿,蓋貴之也。隋唐以來,儕輩下已,則稱卿,故宋璟卿呼張易之。
 又  前漢·項籍傳  號爲卿子冠軍。
  註  文穎曰:卿子,時人相褒尊之稱,猶言公子也。
 又姓。
  風俗通  虞卿之後。

《論壇交流》


全文 | 字頭   資料數 : 3 頁數: 1/1


歡迎光臨!
  《康熙字典網上版》歡迎您!
  本站推出《康熙字典》已有十餘載,感謝全球各地網友的支持,讓我們仍有動力繼續努力!本站希望可以做到校對最完整的《康熙字典網上版》!
官網:https://KangXiZiDian.com
臉書:https://facebook.com/kangxicj
油管:https://youtube.com/@kangxicj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62131683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歡迎光臨!
  《康熙字典網上版》歡迎您!
  本站推出《康熙字典》已有十餘載,感謝全球各地網友的支持,讓我們仍有動力繼續努力!本站希望可以做到校對最完整的《康熙字典網上版》!
官網:https://KangXiZiDian.com
臉書:https://facebook.com/kangxicj
油管:https://youtube.com/@kangxicj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62131683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康熙字典網上版    2005 - 2023   
馬來西亞    https://www.kangxizidian.com
姐妹站:倉頡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