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
   古文:唫、㕂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拼音:yín , yǐn , jìn
   注音:ㄧㄣˊ , ㄧㄣˇ , ㄐㄧㄣˋ
   倉頡:ROIN
  统一碼:541F
   卷別:〈丑集上〉
同文書局本:177頁,第19字 
 武英殿本:823頁,第3字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魚音切,音崟。
  說文  呻也。
  廣韻  歎也。
 又  增韻  哦也,咏也,鳴也。
  莊子·德充符  倚樹而
  戰國策  晝宵哭。
  楚辭·漁父  行澤畔。
  荀子·不苟篇  盜跖口。
  註  咏長在人口也。
  後漢·梁冀傳  口舌言。
  註  謂語吃不能明了。
 又姓。
  正字通  唐嘉州刺史約。
 又音含。
  前漢·郊祀歌  靈安留,靑黃。
  註  服虔曰: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又  集韻  牛錦切,音僸。
  揚雄·解嘲  蔡澤雖噤,而笑唐舉。
  註  師古曰:噤,頷頤之貌。,魚錦反。
 又  集韻  宜禁切,音𩒻。長咏也。
  韓愈·同宿聮句  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去聲。
 又音噤。
  史記·淮隂侯傳  雖有舜禹之智,而不言。
  註  ,巨蔭反。
 又音琴。亦見  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  。
  說文  或作䪩訡。
  集韻  亦作欽。

《論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