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的解释|坂的意思|康熙字典“坂”的释义
字頭:坂
| 坂 | |
部首:土
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拼音:bǎn 注音:ㄅㄢˇ
倉頡:GHE
统一碼:5742
卷別:〈丑集中〉
同文書局本:224頁,第26字 武英殿本:1047頁,第4字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甫遠切,音反。坡坂也。一曰澤障。一曰山脅。 前漢·文帝紀 帝從灞陵,欲西馳下峻坂,爰盎諫,乃止。 又地名。蒲坂,在蒲城東。 帝王世紀 舜都䈬坂。 又 西域傳 𦋺賔道歷大小頭痛之山,赤土身𤍠之坂。 又 集韻 部版切,音返。義同。 又叶俾緬切,音褊。 孫綽·三月三日詩 縹萍漫流,綠柳䕃坂。羽從風飄,鱗隨浪轉。 又叶苦椽切,音絹。 蘇轍·閒燕亭詩 諸峰宿霧收,草木朝陽絢。盎盎雲出山,瀏瀏泉𠂹坂。 集韻 與岅阪同。或作𡊃。
《論壇交流》
|
| 阪 | 简化字:坂 |
部首:阜
部首筆畫:8
部外筆畫:4
總筆畫:12 拼音:bǎn 注音:ㄅㄢˇ
倉頡:NLHE
统一碼:962A
卷別:〈戌集中〉
同文書局本:1346頁,第11字 武英殿本:6445頁,第6字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甫遠切,音反。 說文 坡者曰阪。一曰澤障。一曰山脅也。 玉篇 險也。 廣韻 大陂不平。 詩·小雅 瞻彼阪田。 箋 阪田,崎嶇墝埆之處。 禮·月令 善相丘陵阪險原隰。 戰國策 外阪遷延。 註 阪,坡也。 史記·范睢傳 右隴蜀,左關阪。◎按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阪遠二字,廣韻俱在阮韻。朱註,阪,叶孚臠切。字彙、正字通仍之,云,又音顯。 又地名。 書·立政 夷微盧烝三亳阪尹。 左傳·昭二十三年 單子從阪道。劉子從尹道伐尹。〇按書傳訓作阪地之尹長,而左傳云,阪道、尹道,明是二地名,當從左氏。 又釋文、詩、禮阪字,俱兼反、昄二音,惟書阪尹專音反。 又 廣韻 同坂。 集韻 亦同岅。𠀤詳阪坂二字註。 又與反同。 荀子·成相篇 阪爲先聖。 註 阪與反同。反先聖之所爲。 又 玉篇 步坂切 集韻 部版切,𠀤音魬。 集韻 陂也。 又 集韻 蒲限切,音版。阪泉,地名。 左傳·僖二十五年 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 又叶平聲。 王褒·關山篇 從軍出隴阪,驅馬渡關山。
考證:〔 書·立政 夷微盧烝三毫阪尹。〕 謹照原文三毫改三亳。
《論壇交流》
|
|
|
|
|
歡迎光臨!
古今人名
康熙頻道 請大家幫忙按讚與訂閱/關注!
|